黑风寨有只白骨精,她凶名在外!

第123章 眼睛不够用的学子(1/2)

  有学子追问:“那后来呢?后来你们怎么办了?”

  鲁婶子神秘兮兮地指了指正同莫老说话的沈桃。

  “你们瞧见那姑娘没?她啊,是我们的领头人。

  我们全都听她的,正是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吃饱了饭!”

  “啊?你们全听她的?她那么年轻,怎么可能?”

  鲁婶子哈哈一笑,把沈桃如何发明跳棋售卖,如何在集市上教他们套圈,又教她怎么卖豆腐,润色说了一遍。

  她言语幽默,把众人听醉了,赞叹道:“原来如此!”

  莫老和沈桃就站在不远处,能听到鲁婶子说的话。

  莫老上下打量沈桃,目露敬佩:“我以为,你们要么是传承几代富起来的,要么就是小富之家安居于此。

  没想到你们竟都是贫苦人,不得不说,绝处逢生,你做得很好!”

  沈桃拱手应和:“莫老谬赞!”

  为了让学子们觉得此处有趣,黑风寨还设了跳棋比赛、套圈游戏。

  大家显然对套圈更感兴趣。

  一群人排着队,对摆在地上的肉、菜等物,投出圆环。

  投中的欣喜不已,与人击掌相庆。

  投不中的,懊恼过后,又去排队。

  还有人看现场气氛热烈,当即取出携带的纸笔,画了幅学子游玩图。

  在寨中玩儿的差不多了,鲁婶就把学子们往观景台带。

  相比三天前,后山又青翠了些。

  束江对学子们道:“此处阳光正好,微风拂面,眺望远处,各自作一幅画吧。”

  学子们去取纸。

  黑风寨众人则从观景台下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小桌。

  学子们席地而坐,提笔作画。

  画成,束江逐个点评。

  还未评完,就听不远的茅屋里传出琴声。

  抚琴之人琴艺高超,琴音时而高昂,如鹰击长空。时而湍急,如激流遇阻石。铿锵热烈过后,琴声渐淡,丝丝缕缕乱人心弦。

  激昂处听得学子内心激动,恨不能立时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平淡处,又觉一身才华无处施展,平添几分忧愁。

  束江把画作放到一旁,扯开折扇摇了摇,问身边的沈桃:“是谁在抚琴?”

  沈桃礼貌答道:“是我们这里的账房先生,我本想在山下找一抚琴高手给大家助兴。

  没想到我这账房先生倒是懂琴,今日献丑,夫子莫怪。”

  莫老像个顽童似的从身后窜出来,熟稔地和沈桃打趣:“一天到晚就献丑了献丑了,比我还讲规矩。

  这若是献丑,我春馨书院可没脸立于世间。

  老朽可不等你们了,老朽要去喝茶听琴!”

  莫老脚步飞快,学子们害怕他摔了,赶紧去搀扶。

  一众学子跟着莫老的脚步,来到茅屋前。

  茅屋里的人听到脚步声,琴音中断。

  几个呼吸间,茅草屋的门就打开了。

  一个穿黑风寨统一服装的男子,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人相貌普通,可气度不凡。

  都说衣服衬人,可换到他身上就成了人衬衣服。

  明明与旁人的衣服是同款,可穿他身上,愣是觉得贵一些。

  男子一言未发,做了个请的动作。

  此人正是李二(周文墨)。

  沈桃准备请人抚琴,李二毛遂自荐,连琴都自备。

  沈桃就算再眼拙,也发现了李二的不同之处。

  日日跟随在李二身边的李三(陈乔),能文能武,也不像普通人。

  两人应该不是兄弟,而是主仆。

  这对主仆并未做对山寨不利之事,且处处为山寨着想。

  沈桃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毕竟黑风寨真没什么可图之处。

  莫老被周文墨请进茅屋,坐于榻上。

  学生们安静立于两侧。

  相比莫老上次来,茅屋显然装扮过了,添了不少物件。

  墙上挂了斗笠和蓑衣,墙边放了桌子,劈成小块的木柴整齐堆放在墙角,更像乡野居所。

  都说大俗大雅。

  就是这么俗的一间茅草房,因有琴音相伴,被学子们认为是高人隐居之所。

  愣是瞧出了不屑世俗,回归宁静的高雅。

  周文墨淡淡开口:“老先生若是有空,一起喝杯茶可好?”

  他嗓音低沉,举止庄重,莫老也守礼拱手:“那就麻烦公子了。”

  周文墨从坐榻边拿过几支干枯的枝条,用小剪子咔咔地剪了几下,然后插入小花瓶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