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寨有只白骨精,她凶名在外!

第633章 好人一生平安(1/2)

  人一忙起来,时间不知不觉就溜走了。

  沈桃觉得她从京城回来都没多久,掐着手指细细一算,好家伙,都过去八个月了。

  这一秋收,距离过年就不远了。

  秋收前,朝廷正式下政令,将屏县和孟蒲县合为一县,称之孟屏县。

  县令由沈桃担任,并以登报的方式昭告天下。

  沈桃听着孟屏县这个名字,感觉咋这么耳熟呢?

  孟屏?对了,她之前写过情深深雨濛濛的剧本,依萍和如萍的妹妹,不就是叫梦萍么。

  这名字还挺琼瑶~

  县城叫啥名就算了,重点是朝廷下令,让沈桃在孟蒲县和屏县中间的路上,修建一个新的县衙。

  沈桃背地里张牙舞爪。

  谁出的主意?

  啊?谁能想出这么丧心病狂又歹毒的主意?!

  咱先不提修衙门银子自理的事。

  咱就说,孟蒲县和屏县中间那条路,白天还算车水马龙,一到晚上,人迹灭绝。

  荒郊野外矗立一座县衙?

  电影里的鬼片,森林古堡,荒郊客栈,风雨交加夜电闪雷鸣时,总有不干净的东西一闪而过……

  越想越瑟瑟发抖。

  而且,黑风居距离“新县衙”有百里,她上班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先盖吧,反正她也要脚底抹油溜了。

  **

  大月各地气候不同,故而秋收日期并不是全国统一,得按实际情况来。

  今年除了土地特别湿润,气候特别潮湿的州府,其他地区都种植了土豆。

  也接二连三到了秋收的时候。

  罗天州正是率先发起秋收的一个州。

  高产粮种能收多少粮食,必要登记在案。州里的司农提前入驻村子,指导土豆的收获和储存。

  虽然司农早就参与过育种,知道土豆的产量。可毕竟是农户侍弄,他们没参与,心里也是忐忑没底的。

  廖司农在一个叫黑地村的小村庄住了三天,连续三天他都在地里转,终于在第三天晚上,他找到了郝村长,告诉他土豆可以收了。

  郝村长连夜挨家挨户通知,以他自家的地为示范,由廖司农亲自指导,让村里的百姓来围观学习。

  收粮食在村里是头等大事,天刚蒙蒙亮,家家户户就派人到了郝村长家的地头。

  廖司农提着锹走到地头,道:“土豆食用的部分都在根上,稍有不慎,挖的时候就容易撅到土豆。”

  “所以下锹的时候,一定要距离根稍远一些,在周围多次撬动,让里面的土豆浮出土,然后再下手细细的捋一遍,以免土里还有遗漏的土豆。”

  他说着,就亲自示范了一下。

  几锹下去,他一把拽住土豆的根,连带拽出了四五个成年男性拳头大小的土豆。

  围观的小孩开心的拍手:“呀,土豆土豆!这么多土豆!”

  廖司农再次下锹撅了几铲,又有六七个土豆拱出土。

  “还有?!这土豆看着不显山不漏水,这土下结了这么多呢!”

  “难怪叫高产粮种,这一颗结出来的能抵二十颗麦的产量了!”

  廖司农在前面挖,就算再小心,还是会挖坏一两个土豆。

  郝村长心疼的没眼看,干脆跟在廖司农后面,手在土里摸啊摸的。

  就连指甲盖大小的土豆蛋蛋都摸出来,生怕浪费一丁点。

  到后来,郝村长干脆给儿子使眼色,示意儿子去接廖司农的班。

  自家的口粮,不扛霍霍。

  郝村长的儿子更是个废柴,一铲子下去就铲烂一串,气的郝村长追着要踢他屁股,引得村里人发笑。

  按照初期规划,农户的土地仍旧种原来的种子,穿插种植土豆。

  郝村长当时为了给村民做表率,自家的五亩地种了三亩土豆。

  好家伙,土豆堆成了一座小山,看着就喜人。

  郝村长乐的合不拢嘴,早知道能产这么多,他应该五亩地全种上呀!

  村民也纷纷道:“明儿个我家收土豆。”

  “明儿个我家也收。”

  廖司农反复叮嘱,“土豆在窖里保存的更久,我之前让你们挖窖,都挖了没有?”

  郝村长:“挖好了挖好了,我趁着农闲的时候督促他们家家户户都挖了。”

  廖司农不厌其烦的重复:“生了牙子的土豆就不能吃了,可以留着当种。你们可别心疼那仨瓜俩枣,再把自己给吃坏了。”m.178xs.com

  郝村长:“廖司农你就放心吧,这些我都说了好多遍了。”

  “我让他们勤着检查土豆,要是快生牙了,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