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南王:开局与太子桃园结义

第一百零一章 父皇,给我们五百万两银子吧!(1/2)

 简单交接之后,学子们列队欢送,张镇和朱厚照骑着高头大马,和大家挥别……

 “再问一遍,有没有后悔的,要回家的?本宫免费带你们回家?”

 众人默然……

 张镇笑道:“回个毛?回去找各自的老娘吃奶吗?”

 众人哄笑……

 王守仁站在原地,他看完了练兵方略、卫生防疫条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等,已经陷入了沉思……

 这位大哥,经常会陷入疯狂的脑补模式,以至于张镇和朱厚照跟他拱手道别,他都没理会……

 “二哥,我们大哥的脑子是不是有点生锈啊,老是一副呆滞的样子?”

 “不!大哥是个伟人啊,这才是伟人应有的状态!”

 “……”

 两人鲜衣怒马,身后数十名貌若天仙的姑娘,骑在马上,衣裙漫飞,十分耐看……当然还有几个背着松纹古剑的道长,长须飘飘,宛若仙人……

 萧筳看着这十分不可思议的人员组合,不禁赞美:“恩师,真乃神人也!”

 朱厚照和张镇等人,经略大同,皇帝授予了他们便宜行事之权,所以来去自如,想回京,那就回,不必奏请……

 皇帝正在宫里高兴呢,因为南方的士绅,突然开明起来了,很多人愿意种植二茬红薯,各地报上来的亩数,正在激增,尤其是两湖两广贵州地区,山地比较多的地方,红薯第一轮丰收之后,第二轮种植木薯激增了十倍之多!

 “宾之,这群人突然开窍了?可有什么原因吗?”皇帝轻轻敲击着奏折,做沉思状。

 “万岁,户部也关注着这个……好像粮食的价格逐步有了回升,肉价一直居高不下……富户们很多人正在兴建酿酒作坊,用蒸酒的法子,得到高度酒,可长时间存储……而红薯产量高,可以大量种植用来喂猪……

 市面上竟然有人斥巨资收购猪,很多人觉得有利可图……

 当然,以前养猪,不劁吧,猪狂躁不安,还长不大;劁了的猪,自是老老实实吃食睡觉长肉,只可惜,劁猪之后,很多猪伤口容易化脓,劁了的猪,十头里面能存活三五头,就很不错了……

 突然有一种法子流传开来了!

 就是经过蒸馏的烧酒,再经过多次蒸馏,得到的酒,市面上现在称其为酒精!把这酒精隔段时间往劁了猪的伤口上喷一点,再加上新的劁猪法子,伤口都是用麻线缝上的………这样劁猪,几乎全部都能存活!

 这个法子百试百灵,而且有专门的人跑到各地去传授这个经验……

 一时间风靡开来,人人都愿意养点猪了……再加上市面上收购生猪最近几个月一直在持续,养猪已经成了风气……”

 “谁在收购生猪?”

 “应该是忠义伯张镇……臣怀疑新式劁猪的法子,也是忠义伯命人传播开来的!”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大明向来缺粮,粮食让猪吃了,人吃什么?吃猪肉?能吃起猪肉的人,怕是不多吧?”

 “这个……只能说,受苦的还是百姓啊……拿佃农来说,假若租种富户的十亩地,其中六亩的收成,就归富户了,两亩的收成要交皇粮,剩下两亩,一亩种植粗粮,一亩种植红薯,红薯收成后窖藏起来,混合着粗粮吃,勉强能维持个温饱……

 也就只能维持个饿不死吧……

 自耕农稍微好一点……

 最大的弊病,还是天下八九成的土地,都集中在士绅富户手中了,恰恰这些人又不纳粮,苦也只能苦了普通百姓……”

 皇帝点点头,无奈道:“这是祖宗之法啊,优待士人,免除其赋税,可这群人手上的土地越来越多,百姓手上的土地,只能越来越少了!时至今日,百姓日子越来越难以为继!怪不得现在稍微有点小灾小祸的,就能产生大量流民,主要还是百姓无余粮造成的啊……

 朕欲改制,却又怕天下士人沸然……难啊!”

 “万岁,还是徐徐图之吧!不可贸然就改……好在这新粮,尤其是土豆和红薯,十分耐贫瘠,户部在推广过程中,发现即便是新垦的高山荒地,这两样作物,也能维持两千斤上下的产量……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鼓励农人新垦土地,严厉制止士绅巧取豪夺兼并土地……

 至于其他的,徐徐图之吧!”

 “宾之所言,甚合朕意啊!先稳住吧!朕还是寄希望于太子和张镇在北地闯出一条新路来……”

 大学士刘健突然求见,进来说:“万岁,太子殿下和忠义伯突然回京了……”

 “他们不好好在大同做事,回来干嘛?”

 “太子说是长时间不见万岁和娘娘,甚是思念,抽空回来看看……”

 “也罢!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