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南王:开局与太子桃园结义

第一百二十章 拭目以待吧(1/2)

 “忠义伯自是忠义无双,为国分忧,乃是天下人的楷模,天下用银子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你要是不知道该怎么花,老夫可以代劳!”

 李东阳一副龙精虎猛的样子,恨不得钻进张镇的钱袋子里,替张镇的银子把把关……

 王鏊也出主意:“天下寒门读书人,身在陋巷,家徒四壁,不坠青云之志,都是大明的人才啊,其实忠义伯可以拿一些钱粮,资助他们……”

 “运河失修久矣……”

 “大河水患,连年不决,都是河堤不够结实……”

 ……

 只有张懋到底是自己人,哼哼唧唧半天,终于声振屋瓦地来一句:“敢情钱不是你们的,就可以随便话啦?吾儿可以出钱,不过捐献钱粮这种事,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啊,大家都拿出一些才好啊……

 吾儿出一百两,你们大家每人掏一两,按照这个比例走,你们觉得如何?

 大家都食君之禄,理当都要为国分忧啊……”

 众人立即闭嘴了,这是个坑啊,你说不掏吧,显得你不愿意为国分忧;你要是掏吧,张镇要是拿出了一千万两,在座各位岂不是每人得拿出十万两,虽然在座诸位倒不至于砸锅卖铁,却也是要掏干家底了……毕竟,现在的张镇,单从经济实力上讲,拔一根毛都比他们的大腿粗!

 皇帝笑而不语,一下子哑火了,众人陷入了尴尬……

 张镇笑笑,对张懋道:“爹,咱张家世受皇恩,骨子里流淌的就是忠君爱国、为国分忧的高尚血液,咱不讲条件……

 为国分忧,就是纯粹的为国分忧,不绑架他人,也不要万岁出一分钱,众位提出的重修国子监、重建六部、大理寺、太常寺、鸿胪寺等等衙门,修善天下官学、疏通大运河、加固大河堤、各处修桥补路、资助读书人等等,儿臣可以全部包揽,不要内帑和国库一分钱……

 万岁在紫禁城住宿、办公条件差,儿子甚至可以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园子,孝敬万岁,孝敬娘娘,娘娘是儿臣的干娘,这一切都是应该的……”

 众人包括皇帝、皇后都惊呆了……

 这小子,莫不是疯了?

 “镇儿,你殚精竭虑,赚点钱也不容易,其实内帑……”皇帝有点不忍心了……

 “万岁,您的内帑,留着应急,大明万里江山,总有些天灾人祸的,需要赈灾、练兵,事儿一旦发生,钱粮先行,多备着些总是好的……

 万岁放心,臣有办法!”

 皇帝一下子感动了,端起一杯酒:“镇儿,真忠义也!也有大孝心!朕很欣慰,英国公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

 本领通天彻底不说,有这份心,真是难得!

 朕敬你们父子!英国公教子如此,真是难得啊……”

 群臣到现在都还难以消化张镇的话!这真的有点那啥……说不出来的滋味啊!

 难道真是这小子道德情操甩了他们十万八千里,已经是一个肉身成圣的人了?心思比较深的人,已经想到了史上的王莽……王莽在篡汉之前,克己不倦,招聘贤良,所受赏赐和邑钱都用来款待名士,生活反倒更加俭约,完全一副周公吐哺的圣人姿态……

 可这小子……也不像啊,鲜衣怒马,乘着巨大的奢华无比的四轮马车,直接进了皇宫,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且身边带着三十个六女子与狗,说胡也是一副浮夸的表情,还运作权力,侮辱殴打言官清流……

 更重要的是诋毁圣人之学,倡导所谓数理化生,领着贵族士子挖煤,简直大大的有失体统……

 是个祸害啊!

 突然之间,就干散尽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为皇帝百官和天下百姓无偿谋福祉?

 当然,皇帝不计较他邀买人心,已经夸成了一朵花儿,众人也不便再说些什么……好在这小子聪敏,完全不沾军队,看样子心底里还是能拎得清……

 皇帝举杯了,众人也就跟着一片赞美……

 全程唯一一个人,脸都绿了……

 这个人便是太子朱厚照……

 “不行!我不赞成!我反对!”

 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终于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而且,声振屋瓦……

 众人侧目,都静静地看着朱厚照哈士奇一般的二样!

 “北地公司,不是你一个人的……虽然你占着较大的股份,可本质上,北地公司经略北地,一切土地、人丁、矿产都是大明的,都是国家的!

 我研究过公司章程,这些我都懂……”

 皇帝一想到自己不花一分钱,就能办这么大的事,心里正兴奋得不得了,千古以来就没有人能这样为皇帝、为国家分忧啊,你朱厚照作为老子的儿子,你拆的什么台?

 “东宫,你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