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南王:开局与太子桃园结义

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赌(1/2)

 张镇原来从基地拿出来的酒瓶子,那是真正的工业成熟时代弄出来的玩意,有些杂牌酒,酒弄不好,瓶子设计的那是一等一的漂亮……

 现在张镇玻璃作坊,能弄出规整的镜子,已经很不容易了……至于瓶子中心有玻璃帆船、有山水花鸟那样复杂的东西,不可能做出来了!

 所以,赈灾前卖出去的那一批瓶子,以及后来跟张鹤龄换地、换酿酒作坊的瓶子,对于大明世界来讲,那真是巧夺天工的玩意……这也就是张鹤龄那老啬皮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亏了死了,却也一直没有太找张镇麻烦的原因!

 当然,张家兄弟作为当今天子唯一老婆的两个亲弟弟,皇帝这个怕老婆对他们还是蛮纵容的!

 哪儿都能碰上张鹤龄、张延龄这俩家伙……这一回京师动这么大的工程,整了两万亩地,其中有三千亩,又是张家的!

 张鹤龄带着弟弟张延龄,亲自到了项目部工地找到了张镇。

 整个工地还都是荒地呢,项目部和售楼中心已经开始动工建设了……

 一开始就打算建成永久性建筑,将来皇家园林、国子监、朝廷诸多衙门建筑群起来了,项目部和售楼中心就可以作为某一家的建筑,直接利用……

 而建设第一批动工建设的这工地,就是在大同那边建了大量厂房、员工楼、学校等等,技术已经娴熟的工匠,他们现在每人都带着十几名学徒,建着建着,慢慢地学徒也就成了匠人,到后面大规模建设开始,才能有够用的匠人……

 当然,这里五六层的高层建筑比较多,张镇虽然不是个匠人,对建筑也懂不太多,但毕竟是在穿越前为了挣学费,从高中起就跟着别人在建筑工地搬过砖,属于见过猪跑的那种人,图纸是他跟匠工还有镇国科技大学的学生讲了砖块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构架原理和建筑原理,慢慢设计出来的,所以他要过来盯着点……

 经验在建设大同浑源等地时候,慢慢摸索出来的,现在建设五六层的砖混楼,还是可以的……

 张镇正看着匠工们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地基井桩、构建底梁、圈梁,砌砖……这个过程中,工部尚书曾鉴,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子,亲自带着工部许多主事,还有匠人,惊讶地看着……

 “原来房子还能这么建……这牢靠吗?”

 曾鉴看着框架在几天功夫迅速拔地而起,新的框架都是钢筋扎扎实实绑好了,弄了板材固定,用稀糊糊的水泥砂子混凝土浇筑……

 “曾部堂,敢不敢打个赌?”

 “打什么赌?”

 “我们弄起来的这个水泥框架,你可以用畜力套上绳子去拉、可以用锯子去锯、可以用铁锤去砸、用火药去炸……一天之内,你们破坏倒了,我给你们工部百万两银子!

 否则,工部搜罗的所有能工巧匠,任我调用,曾部堂觉得如何?”

 “百万两?”

 “没错,我个人出钱,百万两!”

 “这可是你说的……老夫,赌了!!”

 “好!!”

 老曾这人,人老心不老,还跟个孩子似的,高兴地大叫一声:“哈哈哈哈……你们都听到了吧?快找人来,狠狠破坏……”

 ……

 就在工部的各主事调集了十余头黄牛、几十斤火药,几十个壮汉扛着大锯子、大锤,开始大肆破坏的时候,张鹤龄带着弟弟张延龄来了……

 这两个是京师著名的富贵闲人,除了巧取豪夺,四处放高利贷,就喜欢四处看热闹,原本觉得自己地位超然,张镇是自己的姐姐的义子,那就是他们的干外甥,想着自家的三千亩地,能跟张镇讨个好价钱的……

 结果来一看,竟然有这么大的热闹可看,一时间就只顾着看热闹去了……

 一开始壮汉们用锯子去锯那些高大粗壮的水泥柱子,结果呲呲响动,很快锯子磨平了,水泥柱子只有些浅浅的痕迹……

 然后就开始用大锤砸,一群人吭哧吭哧砸了半天,对于中间有密集钢筋的高标号混凝土柱,这种程度的砸,自然只能在上面砸出星星点点的白印儿,丝毫不能,砸了很长时间,甚至连个浅浅的坑都没砸出来……

 然后,他们开始用十余头黄牛套上粗壮的绳子去拉……

 长鞭驱赶着黄牛,奋力向一个方向拉……牛都累到出汗了,最终绳子绷断了,但对于扎根地下三四丈的水泥柱来说,根本无法撼动……

 然后,他们用了大杀器,几十斤火药埋在水泥柱根部,点燃了长长的引火索,然后跑得远远的……

 随着轰隆一声巨响,炸的四处尘土飞扬……

 等到尘埃落定,大家跑过去一看,地面确实被炸出了一个大坑……水泥柱被炸得埋在土里的部分露出了五六尺……

 然而,水泥柱仍旧完好无损,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