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南王:开局与太子桃园结义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万岁是粑耳朵(1/2)

 有了三宝太监留下来的各种型号战舰的图纸,搜罗了一批可以建造两千料级别战舰的船匠,剩余的就只有材料、人工和时间问题了!

 这几样,只要把钱砸进去,也不难解决……

 难的是张镇提出了一些改进,譬如给木船装上钢甲、火炮、钢臂巨弩,甚至希望能把蒸汽动力系统加进去……

 能工巧匠根据张镇粗略设计的螺旋桨推进装置和蒸汽机动力系统,设计出了钢铁龙骨、钢板铆接工艺、独立动力船舱的战舰,当然,铆接工艺缝隙,采用的是夹橡胶的方式填缝。

 目前橡胶草已经在河西种植了数万亩,流水制胶的生产线已经在河西建立,虽然橡胶草工艺复杂,出胶率很低,但目前也只能将就了,橡胶树还生长在美洲,也叫黄金洲的地方,还很遥远……

 原材料和工艺水平限制,目前的钢体船也只能建造四百料左右的水平。

 而且目前,还在建造中,由于铆接这种工艺,劳动强度大,耗时耗力,而且要考虑到铆钉在水下要承受巨大的水压,极容易造成崩坏的局面,所以在材料和手艺各方面,都要严格测试……

 所以,这种船,没有一两年是造不出来的。

 造木质帆船,大明的工艺,现在已经是相当成熟、领先世界的……风帆动力方面,张镇要感谢张元和李兆番在北地公司那边抓的那个安东尼,被张镇赐名小东子的洋鬼子,这家伙对西方帆船的动力学搞得很纯熟,他看到了张镇这边的技术实力之后,觉得自己那点小玩意,根本不算啥,就拿出来参与改进了船帆设计……

 小东子这家伙,被看得死死的,在大明各个作坊游走,提出改进意见,毕竟张镇觉得自己不是全才,而到了现在这个阶段,西......倭寇牌咸鱼!

 当然,百姓咬紧牙关买一二斤,主要是为了泡盐水……

 巨大进项,让干宗延直接傻眼了,永宁卫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这么富过!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各地百姓一直以来,都是看不起军户的,军户之破落,经常饿肚子,讨个媳妇都困难……

 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家里养不起劳动不行的妇孺,生女儿会悄悄卖掉或者送人,导致军户内部女性严重不足,普通百姓更不愿意把女儿嫁个军户!

 这就导致卫所充斥这大批量的老光棍,生育率不足,兵源严重缺乏,一群吃不饱的老弱,能有什么战斗力……

 而张镇一来,张镇自己带的兵,以及指挥的永宁卫,这一现状迅速得到了扭转……

 那些三四十的老光棍们,由于吃上了高蛋白的鱼类,加上训练,身体素质逐渐恢复,而且跟着出海打渔,张镇的高额奖赏,让他们手上有钱了!

 再加上其家眷被大量安排在造船厂、水泥厂、晒盐场、咸鱼加工厂、养鸡场、筑城工地、筑码头工地,以及庞大的原料、货物运输队伍,也能获得对他们来说较为优厚的报酬……

 一个老弱女工,给咸鱼搓一天盐,就能得到一钱银子,一月能得三两,而且还管吃!干吃净拿的三两银子,可买精粮三石,一个壮劳力一年的口粮啊!

 而一年能赚三十来两银子呢,一家子五六口人,除了六岁以下的孩子,六十以上的老人,都能赚点钱呢!

 就算六岁到十四岁的孩子,也被张镇招去勤工俭学,管吃住,早晨有先生教读书识字,中午会被组织到海边捡一些藤壶、海菜,或者到盐场扫一下盐、或者到海边切割鲸、鲨肉的现场,捡一些碎肉、淘洗内脏什么的,运到......养鸡场……

 养鸡场这边将这玩意切碎,混合了红薯、杂草什么的,做成鸡饲料喂鸡。

 由于捕鱼产业愈发庞大,养鸡产业不得一次次扩大规模……这玩意,还不能放在一起养,只好东一家西一家的,到处都开……

 好在,永宁卫的军户是有地的,现在军户家属们大大小小的,都赚钱去了,相对薪酬,那点地里的产出,一年辛苦到头,交完税还混不饱肚皮,谁还愿意种,只好低价租给张镇……所以,建养鸡场有的是地方,甚至张镇的各种厂子,都建设在了这些土地上……

 一时间,大量的鸡和鸡蛋产出,本地市场难以消化,商贩们运到附近去卖,但量太大了,加上这年头穷人吃不起,富人用不多,而且鸡蛋和生鸡都不好运输,造成了大量过剩……

 张镇只好祭出皮蛋这种神奇的玩意,卖不完的鸡宰杀之后,跟卖鱼一样,直接裹上一层盐巴,风干,由于盐巴的原因,这种鸡卖的很快,附加值也上去了……

 皮蛋这玩意,这年头已经有了,不过目前只在局部小范围流行,张镇让商队宣传,说这东西,味辛、涩、甘、咸,能泻火、清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痢,能散能敛,可治眼疼,牙疼,高血压,耳鸣眩晕等疾病,没事吃几颗,养生啊……

 于是,皮蛋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