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南王:开局与太子桃园结义

第二百八十四章 坐在城头看戏(1/2)

 “很难……后面十大家族的人真正乱起来,南京各卫所能不能听调,都很难,莫是守城了……

 恐怕……”

 何鉴了半截话……却咽下话,沉默了……

 “恐怕什么?难道各卫所还会造反不成?”

 “恐怕真会倒戈……毕竟,现在南京孤立无援……宁王振臂一呼,下士绅云集响应……

 而这下的悠悠众口,白了其实掌握在士绅手里!

 他们能把白的描成黑的,能把死的成活的……

 人心丧乱,慢慢的,无知的百姓受了蛊惑,最终,连人心也不在我们……

 南京虎踞龙盘,占着时地利,唯独失了人和……卑下觉得,人心不在,这城难守啊……”

 成国公朱辅明白,何鉴得在理,但他的不准确……要人心,就要看哪种人了!

 要士绅,自然现在向着承诺他们维护祖宗成法的宁王朱宸濠……祖宗成法就是优待士人,士绅不纳粮……

 但要真正的百姓,成国公朱辅也不是吃素的,他的人也派出去许多,了解过真正的民意……民意就是民以食为,食自然是土地里种出来的,谁给他们土地,他们就跟谁干!所以,民心在平王那边……

 要不是这样,区区一个流寇,何以迅速荡平东南半壁……

 “何公不必悲观……以本宫之见,现在就集结大军,让孝陵卫弹压诸卫,控制住这群人,这城他们守也得守,不守也得守!

 毕竟孝陵卫向来在徐家手里,是精锐中的精锐……魏国公徐俌忠义,自然绝无二心!弹压诸卫,该不会有问题……

 当然,现在这城外的兵马又不只来自一家。

 至少,现在外面的很多农村,都已经被贼子何积钦的人占了……而宁王的人,目前为止根本没有到南直隶的地面上……

 陛下派出了镇南侯张镇,带兵平叛呢……

 现在起来也可笑,这张镇,这会儿应该在泉州府呢,而这群反贼,却打着清君侧、诛张镇的口号……却没一个人向南,寻找张镇决一死战,你这可笑不可笑……

 要是朝廷的平叛,不是一句虚言的话,镇南侯此时就不应该龟缩在泉州府,而应带兵北上……

 如此来,南京周围,至少有三方面的人马啊……

 他们不可能就这么相互瞧着,都很顺眼,咱们急什么?最先打起来的应该是他们呀!”

 何鉴点点头,心里道,看样子这厮虽然吃老祖宗的老本,承袭国公爵位,整个人喂得犹如一只白胖的蛆,但听这分析,也并不是个草包啊……

 现在这个乱糟糟的当口,无论做什么选择,风险都是很大的……既然如此,那就陪着这厮,在这里先守着吧……

 确实如他所,外面有三方面的人马,他们真要是打起来,那就观察一下风向……

 至于出什么结果,现在确实还未为可知,很难……

 虽然宁王占着宗亲名分,听上去声势浩大,得到了下士绅的支持,但在何鉴的印象中,似乎千年历史上,造反的藩王,也就成功了燕王朱棣一个人,其余的,全都失败了……

 所以,在何鉴的心目中,藩王造反,几乎跟送人头没什么区别……

 反观平王何积钦的人马,这厮不知道得到了什么高饶指点,竟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荡平东南半壁,那也不是吃素的……

 至于张镇,此人简直就是个传奇!

 此人横空出世,不可一世的鞑靼瓦剌,就被他弄出来的武器,打得远遁西域……困扰了大明多少年的北方胡虏,现在简直比猫还要温顺……草原现在居然成了世外桃源……

 后来,练出来的新军,北平建奴、南荡倭寇,打仗跟闹着玩似的……

 反正,都不是吃素的……

 确实,这成国公朱辅,看上去是个粗人,做出的抉择,却是做正确的!

 目前坐在南京城墙上,能守住南京,那就是大功了……其他人要打,看着就是了……

 这个时候,最错误的抉择就是过早站队,选择一方加入……万一站错了,这世上可没有卖后悔药的……

 何鉴看上去像是闭着眼睛思考了许久,其实他是心中权衡了利弊,然后拱手作揖:“国公高瞻远瞩,对当下形势的判断,可谓洞若观火啊!

 卑下实在佩服之至!”

 武勋这种人,向来被文臣限制,双方属于互斗的敌,大明绝大多数时间,皇帝重用文臣,武勋只是地位超然,养起来让大家尊重的……所以,武勋能得到文臣一句夸赞,那是很不容易的……

 “哈哈哈哈……既然何公认同就好!那我们就心无旁骛、齐心协力,好好守南京便是……”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