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南王:开局与太子桃园结义

第八十六章 薅住关键一撮毛(1/2)

 皇帝一听,没憋住,噗的一下笑出来了,既然笑出来了,就笑得前仰后合……

 殿上大臣,没参与静坐的,也都跟着哈哈大笑……

 那些参与了静坐的,一个个无地自容,低下了头……

 “为何如此无状?”皇帝笑问一句。

 “臣……饿啊……”

 “不是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吗?”皇帝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

 殿上顿时鸦雀无声了……

 突然,稍微聪明点的大臣瞬间明白怎么回事了……

 静坐这群人,其目的不正是为了让皇帝惩处张镇吗?不就是因为张镇和王守仁鼓捣了所谓大明镇国科技大学,传播歪理邪说,离经叛道吗?

 所谓离经叛道的,不就是不重视、不宣扬“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不重视写八股,而多讲了些实实在在可以做点事情学问吗?

 “万岁……臣……以为《四书》、《五经》、《集注》为纲的科举抡才,乃是祖制……不能由一些狂生无端肆意贬斥,此乃教化之本……”

 这事儿,当然是谢迁当朝上奏镇国科技大学不按套路出牌,乱讲学问引出来的,谢迁是个正统的儒生,且是科考的佼佼者,状元出身啊,朱熹那一套在他心里扎下了根,不可磨灭,所以听到有人把作八股文当做一个手艺教授,登时七窍生烟,义愤填膺……

 他认为这是动摇国本……在朝堂的上奏,当然引起科考既得利益者的极大愤慨,这才出现了翰林言官誓死静坐,要求惩处张镇这一幕……

 所以,没想到事儿进行到现在,十天之后,竟然是这个结果……

 他自然要打破尴尬,还是坚持己见……毕竟,祖制这种事,皇帝也不能随意篡改大破,这是他们手里的王牌……

 “没错!谢卿所言,甚有道理啊……张镇,你有何话说?谢卿所说狂生,大概就是你们几个吧?”

 “万岁,臣极其赞同谢学士的观点,我们镇国科技大学,也并没有反对教化,并没有反对八股,相反我们都在极其认真地作八股……

 只不过,我们并没有读死书、死读书,我们的学生多学了一点经世致用的学问,多了解了一点民间疾苦而已……我们只是多追究了一下教化的本质是什么而已?”

 “那么,张卿认为教化的本质是什么?”

 “大家都看到了,咱们参与了轰轰烈烈的大静坐,哭喊着要求惩处臣的这群人,都是饱学之士,进士出身,按说他们不是沐浴在圣人学问教化之下几十年,简直是泡在圣人教化中几十年啊……圣人教他们抢劫食物,殴打商贩了吗?教他们抢夺小孩的糖人,殴打孩子的母亲了吗?

 不是说,饿死事小吗?

 他们饿了几天,就成这副德行了?

 他们是圣人门徒啊,饿一下尚且如此。而我们的流民百姓呢?

 当时臣兄王守仁还跟谢学士说过,难道让万民嚼着草根、啃着树皮,勒紧裤腰带,抱着饿死的孩子,聆听你们的教化吗?

 万岁,您瞧这群泡了几十年圣人教化几十年,心志坚不可摧的圣人门徒,饿了一会儿,尚且如此不堪……指望这样去教化肚子里没有半粒米的百姓?指望这群人去教化百姓吗?”

 死一般沉寂,好一阵子……

 人性,最经不起试探,偏偏皇帝听了张镇的话,小小试探了一下……

 把读书人圈起来挨饿,饿疯了,再放出去,又专门找了卖炊饼的小贩、吃糖人的小孩等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要是不动手抢吃的,这群人就是圣人啊!

 当然,他们历来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要求百姓;以婊子的标准,在朝堂上蝇营狗苟……当然不能一棍子打死,譬如焦芳之流,就是这样的……

 张镇联合皇帝,动用强权,稍加试探,就引出了这么个结果……一群文臣,脸色极其难看,但圣人的面具被活生生撕下来了,死已经作了,苦果得悄然吞下啊……

 皇帝冷哼一声:“原来这教化,竟连你们圣人门徒,也没教化得了啊,一旦饿了,照抢不误啊!朕很失望啊……”

 “万岁……可是祖制……”谢迁又一次无力地提起这个底牌……

 “张镇,你打算破坏祖制吗?”

 “万岁,臣没胆子,也根本没想着对祖制看法啊,臣对祖宗、对祖制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完全拜服……

 臣回来,就是来参加春闱科考的,对此十分热心啊……”

 谢迁对张镇怒目而视:“……那你为何要蛊惑学子重杂学而轻经典?老夫亲眼所见,你们镇国科技大学的师生,整天都在烧这烧那、捣鼓一些瓶瓶罐罐、花花草草,拿个琉璃镜看这看那的……你们读圣贤书的时间,每天仅有晚间两个时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