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第三十五章 二乘天梯(2/4)

法。”

 不过,行走,靠马拉,靠自己生物的双腿拉,靠人踩踏板,靠内燃机带动车轮,都可以走,外在的表现是一致的。

 医生说些有的没的知识、说些趣闻,放放车载音乐,打发着三个人乘车移动的时光。

 太阳渐渐落下,夕阳的残红铺满了汉城郊外山坡基地上的树林。一路的常青木的树叶像是燃起了火。

 地势渐高,秋阴侧眼,便见到了低地上那座被机蜂环绕着的汉城。几十年前修建的高楼大厦在落日前变成了一片起伏的线状的像是竖琴的影子,随着太阳的西落,影子还在拉长。直到红日变成了江畔粼粼的波光,影子才渐渐被黑夜吞没。

 星光闪烁在黑暗的城市的高空,他们看到了天际的光帆变换了自己的方向。散出的一点光辉被大气折射,略微偏移了它应该所在的位置,像是一线长白色的灯带。

 李明都问她:

 “你在看些什么?”

 她说:

 “我在看野蜂们为什么要这样飞舞,我在想城市里网络里的人们现在是怎么生活的……”

 这一整个未来的世界,都让秋阴感到难以靠近。

 自动车飞进了基地,不两刻便开进了近地空间巡航飞机的舱室内。室内多昏暗,只因人至而开了几盏灯。

 自动车被固定在板上。晚上八点的时候,航空飞机上升。城市、江河与远处的群山开始变得像是玩具一样又小又脆弱。

 舟车劳顿,两人坐在车上也撑不住,先后沉沉地陷入睡乡。

 约是半夜,李明都被一阵急促的闪光惊醒。在闪烁着星光的黑幕尽头,有一连串乳白色的光亮正在穿梭遥远云际。他沿着乳白色的光线下望。光线飞到了他的视野的边缘,接近了地平线的地方。在那里,是一望无际的汪洋。水的边缘便是亚洲的轮廓。在亚洲广袤的土地上,零星散落着点点光亮。

 在他的身后,早也醒来的秋阴说:

 “太平洋……光线落下的地方是锡兰岛吧。光线应该是某种从太空站中向地面发射的船只,这是在做什么?”

 车载电台久久没有回复。

 李明都随之问道:

 “医生,你在吗?”

 电台里才发出声响,医生说:

 “抱歉,我现在不在车里了,车是自动巡航状态,我在月球第三前线有点事情,和这里的联系有延迟。”

 顿了下,他继续说:

 “不用担心,炮火是不会波及到我们的。那只是发生在锡兰岛上的、其他国家的、局部的冲突。太平洋在太空监视下几乎是一览无余,近几个月也颇不太平。”

 “锡兰岛上的冲突是什么缘故?”

 秋阴问。

 医生不解,他反问道:

 “什么什么缘故?锡兰岛是个落后的国家,在落后的国家发生一切都是有可能的。说起来,你们可能还不知道,这些落后的国家的水平可能还停留在二十世纪。在那里出生和成长的人就像活在泥沼里一样,恐怕永远不能挣脱了。”

 “没有商品输入与输出吗?”

 秋阴又问:

 “这些现代的、自动化的、产品,你们不卖给这些原始的市场吗?在这些土地上的人力、物资……”

 医生轻描淡写地回应道:

 “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这个问题超过了我的专业知识,是你们这些冬眠人喜欢研究的内容……我很难回答你。让我想想,我们和这些第三世界国家有简单的粗加工材料和农材料的贸易,但确实没有复杂商品的往来,接口不一样,不是所有人都有你们这样的待遇,我们专门把一些特制品拿出来给你们用。他们是用不懂的。大部分产品,我们也是按需生产的,只预留了一定的危机应对量。数百年前的世界有生产过剩的危机,我们没有。”

 李明都没有插话,他在想关于历书的事情。

 秋阴听罢,扬了扬眉毛。她惊异地迟钝地转过了自己的脑袋,目光穿透了上千公里的云雾,看到群星的下方,那些彼此相邻的土地。现在,她又得知了一个世界、一个在二十二世纪的生活中被她所忽略的世界的知识。

 “原始人、未来人、前农业时代的,农业世界的、工业世界的、网络世界的、还有……”她转过头来的时候,运输机已在返航伞状太空电梯的下端。远看像是针、近看像是庞大无比的塔一般的建筑悬浮在地球无垠的大气的上方。她嗫嚅着嘴唇,和李明都一同站起身来,说:“太空世界的。一些人在太空世界里,一些人在工业世界里,一些人在网络里,还有一些人在被太空所庇护的农业的世界里。”

 纵然共享同样的起源,但人们彼此像是身处在不同的世界。

 她向前望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