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第三十九章 永不消散的烟火(2/5)

落架正常。三十秒后,重开主推进器,进行反向减速。”

 三十秒是固定的预留时间。

 这一整套登陆“无大气固态星体”的流程对于二十二世纪的宇航员们来说已经驾轻就熟。大部分运算依靠电脑就已完成。

 差不多一小时过后,镇星号的火焰就横穿了土卫十六的上空,重新见到了遥远而明亮的太阳。但这一次,他们不再能见到土星,因为土星已被极近的土卫十六正面遮挡了。

 电脑开始计算合适的速度,着陆器起落架已经打开,最后的垂直减速中,陆全甚至走神了。

 走神不影响电脑的核算。

 二副很快汇报降落的成功,一副说一切设备都在正常运行,他从数轮土卫的月光中转过神来,低头看到了一片覆冰的寒冷天地。土卫十六没有大气,寂寥的岩壳上方便是凝滞不动的群星。

 星星并不会眨眼睛,冥冥的太空也就非是穷盖,而更像是一片虚无的海。这块小小的土地便是海里漂流的石块。

 人站在石块上,面对着浩瀚的天穹。

 陆全下令道:

 “一切按预定计划进行。”

 预定的计划分为四件事:

 第一件事情是,宇航员们亲自在土卫十六上走上几步。

 第二件事情是,放出自动机器对卫星表面进行简单的勘测。

 至于这第三件事情自然便是更换两位副宇航员所用代人体的综合人格,只保留一位主宇航员的综合人格。

 保留是为了引导,提供一些更进阶的太空与太空船的行为指导。

 “那我们就先行告退休息去了。陆全,你和那两位研究人员好好接洽吧。”

 他们打了个招呼,便沉入了黑暗。

 镇星号上沉寂了大概半天,在一月十二号的第十三个小时,两个人格通过后土城和后土城预留在星环上的中转站,成功来到了土卫十六的表面。两个刚刚睡下的代人身体重新睁开了眼睛。

 陆全对所有科学家都有一种油然天生的尊敬,他低着头,客气地说道:

 “欢迎两位来到镇星号上,我们是立刻乘车出发,还是先在镇星号休息片刻,讲解一下镇星号的使用?”

 “没必要,先生。”其中一个人说,“我们对这些也很清楚,直接坐车出发吧。”

 另一个人点头称是。

 陆全恭敬地问道。

 “我该怎么称呼两位?”

 “叫我医生,医生就好了。”

 医生说。

 小周则笑着说:

 “叫我周吧。老宇航员,你比我年长,叫我小周也可以。”

 在两个月后,仍是他们直面了这一任务。

 卫星也分大小,有的有大气,有的没有。有的重力强一点,有的基本没重力,用于卫星勘探的载具也就各不相同。镇星号所携带的卫星车,适配于土卫十六几乎无重力的环境,与其说是车,其实更像是小型的太空船,长方形,着陆器庞大而复杂,能源模块相对较小,大多数时候为了节约能源都是通过“抓地”的方式机械行进的。

 代人们坐在车里,在这片孤立于太空的白色冰盖上慢慢地走。

 土卫十六不是什么伟大的卫星,几天时间就足够他们把这块小东西粗略地翻查一边了。

 在陆全开车的时候,坐在后头的医生望着外面连绵起伏的撞击坑,忽而问道:

 “说起来,周,你是希望能在这里发现些什么,还是希望什么都发现不了呢?”

 周侧过头来刚要回答,却沉吟片刻,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幽深奥妙之处,转过来道:

 “这……我说不清楚。”

 “通常来说,像这种冰质天体总是能发现很多东西的。哪怕不是冰质天体,只是冰盖,通常都会有复杂的演变历史。”

 外太空寂静得可怕。电磁波的信息随着宇宙的底噪还有人的心跳与血流一起充当了世界唯一的杂音。

 医生说:

 “在木卫二,在木卫三,木卫四,在土卫六,在土卫五,在天卫四,在天卫三,在冥卫一,在谷神星,在太阳系的每个角落。而我总是衷心祝愿,别再发现任何东西了,发现一些差不多的有机体已经够可以了。”

 土卫十六确实足够小,它能在二十世纪被人类发现只是得益于冰质所带来的高反射率。只两三小时,抓地行走的卫星车就从降落位置开到了它不规则的边缘,好似登上了山顶。

 就在那瞬间,庞大的土星从地平线上升起,遮蔽了他们的全部的视野,借着太阳的明光,他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土星赤道上的云带,还有云带里弯曲旋转的漩涡。

 广阔的土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