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鸟传

第七十三章 人妖劫梼杌不堪累 化金雕青华救宿敌(2/2)

梼杌几千年来想的都是向百仙复仇,可仙妖之战和人妖之战实在太过不同,她是见过血光,可她从未真正见过屠杀,皋涂山的火海尸山吓得她魂不附体,她不知所措只能向青华求助,然而这一切在众妖眼里却是另一番意味——明王乃玄鸟之后佛祖亲徒,一生行侠仗义惩恶扬善,听闻凡人伤天害理一时震怒,由此便更见得她是满怀慈悲!

 数斯见此立刻上前,对着众妖呼号到:“女娲造万物,人与妖本应共享天地,如同兄弟!可凡人对我等是要斩尽杀绝,斩草除根!今日有明王殿下做主,小的们便与那大乘国鱼死网破!便是不要了自家的性命,也要让凡人看看妖精们的骨气!”

 众妖早就群情激奋,数斯此言无异于火上浇油,眼看妖精们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杨戬气得直翻白眼——好家伙,玉帝让他来平息皋涂山之乱,没想到这乱倒是由他而起的,原以为明王到了这满山的妖精就会偃旗息鼓,谁知道这些妖精见了自己的祖宗却更加来劲了。

 青华实在是进退两难,杨戬摆明了就想交差,他虽有心想去襄助梼杌,却只怕群妖忌惮他的身份。可眼看梼杌实在是难以应对,无奈之下青华牙一咬、心一横,化作金雕的模样于众妖面前现身。

 九头金雕,又叫大鹏金翅雕,他是凤凰玄鸟唯一的亲儿,托家姊佛母的褔,九头金雕早年就在雷音寺里拜了护法,在妖精中可谓是位高权重,众妖皆知九头金雕是明王的亲舅父,因此对于他的现身倒并未有所怀疑。然而杨戬却不同,他思前想后总觉得此事不对——明王是灵山高徒,她两历千世劫,于四海皆有恩惠,乃一呼百应德行兼备的妖王,如何能见了皋涂山一境之灾便吓的连眼泪都出来了?天庭都说明王性情潇洒、胆识过人,可眼前的明王胆小怯懦,优柔寡断,还要青华大帝为她圆场,这可不像是羽族之王,反倒像是个没甚见识的小妖。

 难不成……

 想到这,杨戬大白天里打了个寒战——难道青华大帝如此大胆,敢将灭世巨妖明晃晃地露在天庭面前?

 “九头金雕”站在众妖面前满脸的不悲不亢,只见他略微摆手示意众妖收声,随后便道:“孩儿们休惊!今日明王既然已经到了皋涂山,就一定会给孩儿们一个交代。凡人对我等斩尽杀绝,我等必不可坐以待毙,可如今孩儿们既然已经诛杀了人王天子,也实在怪不得凡人震怒。然而天道有数,让人妖共享天地,大乘国不分妖畜、伤天害理、引火烧山、竭泽杀鱼、如此触犯天条,上天自有定数,孩儿们且先稍安勿躁。”

 青华好歹跟了越鸟十几年,竟也学得了些开解因果的话,他此言一出,原本慷慨激昂的众妖突然就安静了下来。梼杌强按心神,这才想起越鸟的亲笔书信,她从袖中掏出那按了妖王金印的信笺,念道:“三界同根不同基,神仙飞升,妖精修炼,凡人历劫,神人妖皆有出处。人妖不相容,妖有利爪尖牙,人有计谋陷阱。如今皋涂山人妖难两存,凡是人做业果,自有天来罚他。众妖需谨记:莫问鬼神缘,只叹善恶苦。诸生者,有恶行者皆难逃天惩,有善念者自有命数庇佑。”

 越鸟和梼杌不同,她是观世音教了三千年的高徒,对于世间的爱恨情仇、生死离别早她就已经通悟。此言一出,众妖陷入沉默——明王的意思是凡人伤天害命,天地自然会罚他们,可妖精们若是以牙还牙,天地也照样不会放过它们。但如今凡人对妖精痛下杀手,难道它们就只能姑息养奸,等虚无缥缈的“天数”来判孰是孰非?

 青华瞬间理解了越鸟的用意,他和越鸟都清楚五族打得是什么算盘,这皋涂山之乱说到底就是众妖起了诛灭凡人之心,被凡人看破,而凡人手段狠毒,狡诈远在众妖之上,所以才闹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他见群妖似有不服,便又开口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看似一报还一报,其实却未必就是公道,今日明王驾临,定可平息皋涂山之乱,吾辈需谨记凡俗之苦,勤加修炼,以期早脱凡尘。”

 皋涂山之乱始于一场来历不明的水患,它既非天灾也非人祸,可十几年来妖精们对凡人越发憎恨忌惮,有些个马虎的甚至明晃晃地宣之于口,说百年之后天地将再无凡人。怨恨就此越结越深,人与妖争前恐后地戕害彼此,殊不知怨恨越深,就越看不清因果,怒火一起,便再难宽宥体谅,众生就此陷入苦海。

 听了“金雕”的劝诫,数斯心中清明不少,片刻之前还怨声载道的众妖也逐渐安静了下来——今日明王既然来了,就一定不会坐视他们被凡人斩尽杀绝,眼下他们与其于大乘国同归于尽,还不如先看明王的打算。

 众妖随即齐拜明王和金雕,杨戬见此,不禁眉头深蹙——“明王”如今是连囫囵话都说不明白了,还需要青华大帝为她圆场,这可不像是佛祖的亲徒,此事必然有诈!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