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医有点强

第16章 这个中医有点东西(二)(1/2)

 听到易建国如此直白的话语。

 齐乐逸不怒反喜。

 这是好现象,就怕病人心里明明有疑惑但又憋着什么都不问。

 结果药拿回去了又不敢喝,犹犹豫豫,耽误了治病的时机。

 患者的信任与否,对治疗效果也起着绝大的帮助。

 齐乐逸在脑海里酝酿了一下措辞,然后缓缓说道:“你平日里饮酒过甚,又喜欢吃膏粱厚味,后来因感受风寒而诱发本病。”

 “所以饮食不节是主要因素,感受风寒为诱因。”

 “你吃的这些东西肥甘厚味,导致脾运失健,湿热内生,滞阻血脉,复感风寒,与血相结而成浊瘀,闭留于经脉而发本病。”

 “总体来说,你这病的病机为湿热瘀滞,痹阻经脉。”

 说到这,齐乐逸顿了顿,“既然知道了病机,那就能对症下药。”

 “所以我在药方中加入大量土茯苓,此药入肝、胃两经,有解毒、除湿利关的功效。”

 “正所谓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祛则筋骨利。”

 易建国听的一愣一愣的。

 之前的医生可没有解释的这么详细,总之就是随便说几句,然后就叫下一个病人。

 再看看眼前这位齐医生那侃侃而谈、自信十足的模样。

 对自己的病症不说有完全把握,但起码六七分是有的。

 说不定真的能治。

 一念及此。

 易建国心中对齐乐逸模样年轻而医术不佳的印象,顿时消散大半。

 旁边的易珠也连忙接过药方细看。

 方中开头就是土茯苓60g,其它药最重的一味也只有30g,最少的不过10g。

 齐乐逸道:“我给你开了十四剂。”

 易建国道:“多久有效果?”

 齐乐逸道:“一剂见效。”

 易建国一家三口顿时呆住。

 他们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吃了这么多年药。

 病还是反反复复的发作,现在突然说一剂见效,他们心中又不由的怀疑起来。

 齐乐逸见状,哑然失笑,“我说的一剂见效,是指第一剂药喝下去后身体就会给出反馈,也就是所谓的起效果。”

 “你这病由来已久,想要一下根治是不可能的,所以吃完之后,记得来复诊。”

 易建国这才松了口气。

 他是生意人,但凡有人和你说百分百、绝对之类的词语,那就要小心了。

 说不定后面有大坑等着你跳。

 易建国这个时候也不似之前那般冷脸,在齐乐逸的解释下,他对自己病又有了许多了解。

 恐惧来源于未知,现在都知道了,那就足以证明,眼前的这位小中医真的有点东西。

 “谢谢你啊齐医生。”

 齐乐逸摆摆手,“该说的我也得说,以后酒就别喝了,平日里吃的也尽量以清淡为主,你们母女监督他。”

 “不然我在这边接水,你在那边放水,这水缸里的水就永远接不满。”

 易珠笑出声来,这比喻还挺贴切。

 “爸,听到没有,从今天开始,你要节制饮食了。”

 易建国点头如小鸡啄米,乖巧的不得了。

 齐乐逸见眼下已经没有什么事,便说他们可以回去了。

 等易珠彻底离开后,一直缩在角落里乖巧的不得了的齐乐乐才终于敢大声喘气。

 她已经十分努力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也幸好班主任的注意力一直在易建国的病情上,才没有被告状。

 齐乐逸将板凳放回桌子下面,“走吧,去吃饭。”

 舒菱突然道:“中医真神奇,跟小说里的法师似的。”

 齐乐逸脚步一顿,正色道:“中医绝不是法师,它自有自己的内在逻辑。”

 “你可以把它看做推理,病机就是小偷,在抽丝剥茧搜集证据下,将小偷逮住,并开出准确的药方将其绳之以法。”

 “望闻问切,就是推理过程,至于准确性,就需要大量的临床经验来判断。”

 “所以西医有医疗器械做辅助,中医则要靠经验堆等级,这就造成了中医并不那么好培养,庸医遍地走,骗子多如狗。”

 舒菱平日所涉猎的小说类型很广泛,推理小说自然也不例外。

 齐乐逸这么解释,她多半也就明白了。

 三人离开诊疗室。

 齐乐逸转身把门锁起来。

 结果发现对面的门却还开着。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