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第1297章封镇国公(1/2)

  翌日。

  皇宫金銮殿。

  正式开始新的一场廷议。

  这次廷议议题,是几日前商议册封宋隐为国公的事情。

  前次因为右都御史蒙强极力否决,还说宋隐和李景隆在安南勾结,肆意屠杀安南王室子弟。

  如此嚣张跋扈,已经让安南百姓极其怨恨大明。

  可是谁也没料到,他们才否定了那项提议,安南却主动要归顺大明。

  甚至,宋隐还肆无忌惮的在金銮殿大骂蒙强,还用脚踢。

  问题是宋隐还表现的很委屈,他们这些文官又无法反驳。

  虽然这次朱棣未参与,但皇太子朱高炽和多半内阁成员,以及户部尚书吴晨风都鼎力支持。

  有些文官也没反对,即便蒙强连连否决,甚至辱骂宋隐是奸臣,可势单力薄,只能瞪着眼看着廷议通过。

  听完朱高炽汇报完廷议结果,朱棣不屑地一笑。

  “这些文官,一个比一个欺软怕硬。”

  朱高炽点头,“父皇,宋师对大明贡献极大,理应册封公爵。”

  “那是当然!”

  朱棣笑着点头,“那么就册封宋师为镇国公。”

  “父皇英明!”

  朱高炽听了满心欢喜。

  翌日一早。

  宋隐还悠哉地躺在躺椅时,一队宦官进了宋府,嘴里高喊,“皇上有旨,宋隐接旨。”

  宋府顿时人仰马翻。

  管家孙怡热情地招待那些宦官,黄春光撒腿就去请宋隐。

  “宋大人,皇上圣旨到了。”

  “圣旨?”

  宋隐是真懵,快速起床穿衣,稍微整理就脚步匆忙前往前院。

  宋隐到时,宋府上下所有人都以恭敬站成两排。

  看到宋隐到了,宣旨官连忙打开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宋隐献策灭鞑靼,征战安南,收复大明疆土,大立国威……朕特令文武百官廷议……特封宋隐为镇国公,赐蟒袍,加食户一万五,钦此!”

  镇国公?

  宋隐有点懵。

  虽说这不是官职,但大明除了皇室以外,国公中权势最大的就是他了。

  即便日后,朱高炽或者朱瞻基,他们登基后厌恶宋家,他宋家子孙仍然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不被欺负。

  想着,宋隐连忙领旨,叩谢皇恩。

  宣旨官笑着把圣旨呈给宋隐,“宋大人,这次廷议,太子殿下极力坚持,终于定下。”

  “本官会铭记太子殿下恩情。”

  宋隐无比感叹。

  闻言,宣旨官松了一口气。

  皇上和太子都极其宠信这宋大人,只要宋大人不嫌弃这尊号,他就能安心回宫复命。

  “如此小人就告辞了!”

  “回吧,我明日进宫谢恩!”

  宋隐和颜悦色。

  几名宦官同时对宋隐拱手,然后转身离开。

  “贺喜老爷!”

  府内顿时传出一阵阵贺喜声,人人皆满脸狂喜。

  他们老爷竟然封为国公,他们这些下人在外面,头都可以抬得更高。

  宋隐笑看着徐妙云,“镇国公这称呼好听吗?”

  徐妙云笑着回复,“很好听!”

  宋隐得意的笑了,转头吩咐孙怡,“这么大喜事,府上应该庆贺,所有下人赏银二十两,管事八十两,你这管家赏银两百两。”

  “多谢老爷!”

  府中下人都极其欢喜。

  宋隐正准备返回后院,突然走着就停了下来,连忙打开圣旨。

  徐妙云有些担心地询问,“老爷,有何不妥吗?”

  “不对啊!”

  宋隐蹙额,“圣旨上说给咱加一万五千食户,可没说是哪里的食户啊?”

  “而且咱封地铜鼓岭已经有几千食户了,总不能还加在铜鼓岭吧?”

  “此事不对劲,皇上不能蒙骗我吧?”

  果然,宋隐看了圣旨上每一个字,都没有食户的说明。

  朱棣果然在骗他,就只是口头上说,圣旨上却含糊其词,没正式敲定。

  宋隐急地敲了下脑袋,“我还是太好骗了!”

  看到宋隐一副欲哭无泪的样子,宋玉树满脸的幸灾乐祸。

  皇上真是厉害,竟然欺负得了他爹这个混世魔王。

  “好吧,已经板上钉钉,只能等皇上下次再议了。”

  宋隐很快就淡定起来,“反正咱原本就没打算在大明有多大的封地!”

  说着,宋隐把圣旨放进书房收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