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第1312章贩粮出海者,诛九族(1/2)

  朱高炽得到宋隐指导,让海商船队从海外运购粮后,随后又跟宋隐聊了兀良哈三卫城池的事情后才告辞。

  回宫后,朱高炽把宋隐的计策禀报给朱棣。

  听完,朱棣直接吩咐亦失哈,“让户部尚书和左右侍郎过来。”

  “是,皇上!”

  亦失哈快速离开。

  朱棣无比感慨,“有些事情,宋隐永远都比所有人想得要长远。”

  “是啊!”

  朱高炽认可地点头。

  很快,户部尚书吴晨风、左侍郎陈红、右侍郎周英快速进来。

  一番见礼后,吴晨风和陈红、周英一脸困惑地看着朱棣。

  “咱听说很多士绅和商贾见出海贸易赚钱,加上今年干旱,田地歉收,所以很多人都出海。”

  “为了避免大明粮食被他们带出去,咱决定……”

  朱棣把宋隐那一套说了一遍。

  吴承风和陈红、周英三人,心头先是一喜,随即又满脸凝重。

  接住变成诧异、狂喜、敬佩!

  “皇上英明!”

  “皇上此计实在是高瞻远瞩!”

  闻言,朱棣动了动嘴皮,随即微微颔首,默认了这事的功劳。

  朱高炽看了眼皮抽了抽。

  “你们觉得此计可行吗?”

  吴晨风连忙点头,“回皇上,此计甚妙,微臣听闻,海外许多地方非常适合种粮食。”

  “不过那些蛮夷种植技术太差,就随意将稻种撒在田间,任其自生自灭。”

  “即便如此,收获的粮食也足够他们饱腹。”

  “如果大明商贾购买他们的粮食,肯定能刺激他们疯狂种粮。”

  “那么,今年大明甚至明年都不会闹饥荒。”

  周英和陈红两人动了动嘴皮,没有多说什么。

  现在无论如何那些士绅,都疯狂想出海贸易。

  这个政策他们应该不会反对。

  朱棣满意地点头,“那么你们回去把这个政策细化并完善,尽快落实。”

  “微臣遵旨!”

  吴晨风和周英、邓红三人连忙应下,然后拱手告退。

  大明存粮充裕,即便秋收收成不好,入冬前百姓也不会缺粮。

  出现饥荒时,怎么都是冬季末或明年春夏。

  这个政策尽快实施,入冬前应该有商贾能从海外运回几千甚至上万石粮食。

  数量不算多,但如果士绅和商贾没有将粮食售往海外,那也差不多了。

  至少关键时刻,十多万百姓能活命。

  不到三日,户部就把这一个优惠政策上报内阁。178xs.com

  朱高炽立马将奏折呈给朱棣。

  翌日。

  关于海上贸易的粮食优惠政策就发了出去。

  顿时,准备出海的士绅和商贾们都懵了。

  “林兄,这可怎么办,我主打售粮,船上已经装了六千石粮食。”

  “赶紧搬下来,就留足船队出海需要的口粮,其余的全部搬下来。”

  “然后换成瓷器、茶叶、精盐、丝绸这些物品。”

  “朝廷简直浪费我等人力,刚搬上船,又要搬下来。”

  “别说了,大明今年大旱,国内不留足粮食就会出现饥荒。”

  “如果出现饥荒,刚才搬下的那些粮食,指不定能卖个高价。”

  “慎言!”

  “这种会被戳人脊梁骨的话,不能说出去。”

  “况且我们出海一趟,利润翻倍,还不用担心被士绅和官吏剥削,何必丧良心发天灾财!”

  “呵呵,你们别担心,我就是随口说说而已。”

  “这种丧天良的事情千万不能做,听闻有锦衣卫驻扎在市舶司内。”

  “若被查出,就是抄家灭族大罪。”

  “家人还流放到宋岛。”

  一群商贾默契地相视一笑。

  现在大明,抄家灭族,流放宋岛,已经是大明百姓调侃必用之语。

  “将军饶命啊,小的是数错了,否则哪敢冒灭族之罪,多运这几箱粮食?”

  突然,一声惊恐声引起码头上所有人注意。

  出港处,一队兵卒满脸凶色地把船上的人押下船。

  那些商贾都满脸惊恐。

  “多出了一货仓的粮食,说数错了,当本将傻吗?”

  为首的副将神色严峻,丝毫没有任何转圜余地。

  押着那些商贾,禀报了市舶司主官后,就直接在行刑处当场斩杀。

  惨叫声惊得码头上所有人浑身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