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第1454章朱棣:那一年,北平府来了宋师(1/2)

  皇宫承德楼。

  朱棣吃着烤得金黄的红薯笑看着宋隐,“婚事已完,宋师该去主持编撰典籍了吧?”

  宋隐点了点头,“我等会去看一看。”

  “看一看?”

  朱棣微皱眉头,有些不爽。

  宋隐淡声解释“典籍有解缙和方孝孺等人主持,这方面他们非常专业。”

  “我顶多是审核哪处不合适,再看看哪处可以帮忙……”

  朱棣笑了,“终于有宋师也不专业的事情了。”

  宋隐浑然不在意,“我只有在匠造方面才更为专业。”

  “即使是经商,也是提个大概建议,不敢参与太多。”

  朱棣微微颔首,“说到这个,似乎那两条高速马路也快完工了。”

  宋隐点头,“那两条高速马路在年前就能竣工。”

  朱棣欣喜,“很好,咱很期待那两条高速马路竣工后,周边百姓生活能有多好?”

  宋隐也很期待,“我们拭目以待。”

  朱棣又问,“挖掘机何时可以推广?”

  思索片刻,宋隐才开口,“等那两条高速马路竣工后,可以逐渐推广。”

  “预计在两年内进行普及。”

  “还要两年啊?”

  朱棣蹙额。

  “如果钢铁供应得上,一年半也差不多。”

  “那样啊,正好大明没有战事,各州府钢铁可以多给作坊划拨一些。”

  “那是极好!”

  朱棣继续,“你家宋玉树已成年,还是咱女婿,理应替他谋个官位,让他施展才华。”

  “这事……”

  宋隐愣了片刻,才点头,“此事你看着安排。”

  “让他先到东宫,怎么样?”

  “也行,让他到东宫历练的政务不要太重要,太子也能指导一二。”

  “宋师满意就行。”

  “嗯,我打算等宋玉树有了孩子后,让他去一下宋岛。”

  “毕竟以后宋岛要交给他,先让他去熟悉一下。”

  “交给宋玉树吗?你不管?”

  “呵呵,我自然一块去。”

  “嗯,那至少也是三两年后的事了。”

  “是啊,但愿宋玉树争气,不要两三年都还没给我生出继承人。”

  “呵呵!”

  朱棣突然笑得意味不明。

  宋隐愣住,“你怎么了?”

  朱棣询问,“咱记得宋师说过,倭国往东有一片陆地,非常富饶,那是真的吗?”

  宋隐点头,“自然是真的,可是那个方位没有船队航道,也很陌生,会很危险。”

  “嗯!”

  朱棣点头,“如果从西洋过去呢?”

  “西洋吗?”

  宋隐一怔。

  朱棣继续,“宋师之前也说,我们的大陆是一个球体,如果从大明一直向西,最终会从倭国哪个位置返回大明?”

  “确实如此。”

  宋隐点头,“我没想到多年前顺口一句话,你竟然还记得。”

  “可是从西洋绕过去,船队会绕很长的路程。”

  “没事!”

  朱棣不在意地摆手,“即便再远,也不用咱去。”

  “咱就是觉得几年后诸位藩王的世子都长大成人,他们把南洋和西洋折腾完了,那就去东洋任由他们折腾。”

  “这想法不错。”

  宋隐当即颔首。

  闻言,朱棣有些无奈,“我们已是儿女亲家,宋师仍然如此客套。”

  宋隐笑了笑,“我的地位越高,就越要有表率作用,维护你的体面。”

  “随宋师吧!”

  朱棣无奈地摇头,然后躺到躺椅上,然后喝着香茶跟宋隐回忆往事。

  “世事无常,想不到宋师离开朝堂,就陪咱守在北平府。”

  “不出几年,北平府的变化就那般翻天覆地。”

  “繁华程度竟然赶超京城。”

  “把父皇给惊的……”

  “而朝鲜和倭寇都敢招惹大明……那时到海外出征,简直畅快淋漓。”

  “可惜咱坐上龙椅后,就无法再带兵出征了。”

  “想必父皇都想不到,这才几年光景,大明就如此昌盛。”

  “国富兵强,百姓安居乐业,边境也无隐患,帖木儿国也每年向大明进贡。”

  “各地藩王也带兵到海外征战,替自己打下藩国。”

  “西洋和南洋的财富源源不断涌进大明。”

  宋隐听着也很感慨,“大明走到今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