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第431章传旨宋隐,咱要去他府上用午膳(1/2)

  朱标清楚,朱元璋突如其来的问题,不是随口问问。

  “父皇的意思是不是,咱们大明发展如此迅速,离不开宋大人?”

  朱标说得没错,事实上还真是如此!

  正是有了宋隐的决策,才有了眼下大明各地欣欣向荣的景色。

  事实上,朱标对于宋隐更是相当敬重。

  然而,朱元璋脸上的笑意消失了。

  “标儿,你要记住,你是大明江山的接班人,任何人在你眼里都是臣子。”

  “咱决定让你去跟宋隐学习一段时间,但是切记,你是君,他是臣。”

  朱元璋也承认,大明能发展得如此迅速,离不开宋隐的功劳。

  但身为皇上,甚至是储君,都绝不可能佩服臣子。

  朱标太过宽厚仁慈,这是朱元璋最担心的地方。

  听到朱元璋让自己跟宋隐学习,朱标顿时激动起来,这是他很早就有的心愿。

  只不过之前朱元璋一直不同意,想不到朱元璋现在竟然主动提出。

  当然,朱标也明白,朱元璋屡次三番地告诫自己,就是为了让自己心再狠一点。

  “谢父皇,儿臣定然不会辜负父王的期望。”

  朱标清楚朱元璋是让自己把宋隐那套治理的本事学过来。

  事实上,朱元璋此举还另有深意。

  宋隐现在风头正盛,朱元璋希望能够压得住宋隐的那个人是太子,也必须是太子。

  如果太子学会了宋隐的本事,那么宋隐就不再是必须要留下来的人了。

  那时,朱元璋要想动他,也就没有太多顾虑。

  宋隐和淮西一派的人有着本质区别。

  只要淮西一派有什么动作,朱元璋随时都可以对他们动手。

  但宋隐却不同。

  他性格低调,没有淮西一派那般的嚣张跋扈,即便抓住了他的罪证,想要敲打他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文武百官会替他说话,百姓和商人都会反对,后果相当麻烦。

  朱元璋要做的是,不能让大明江山产生动荡,还要让大明江山稳健发展。

  若是太子能把宋隐的那些本事学过来,自然是最好。

  只是这些想法,朱元璋不会让第二个人知道,特别是朱标。

  “说起来,咱和宋隐也相识多年。”

  “这些年来,宋隐给咱的惊喜何其多。”

  “正值新年,无啥公务,咱倒是想跟他喝上两杯。”

  朱元璋突然转移话题,眸中多了些意味不明的光芒。

  毕竟曾经跟他一起征战沙场的兄弟,现在还健在的人寥寥无几。

  徐达性格古板,始终谨记君臣之分。

  李善长却心眼太多,颇多算计,朱元璋现在对他愈发厌烦。

  也就宋隐对得上朱元璋的胃口,却又让他又爱又恨。

  朱标听到朱元璋想跟宋隐喝两杯,连忙开口,“我这就派人去将宋大人请来。”

  朱元璋却摆了摆手,当场拒绝,“不必,没事将他宣到皇宫来赴宴,这王八蛋定然不会痛快的过来。”

  事实上,在新年当天,被请进皇宫赴宴,换谁会不想这是鸿门宴呢!

  朱元璋忽然想到胡雄转述了徐达和宋隐的聊天内容,眼底转瞬即逝地闪过一抹冷意。

  “那父皇觉得如何才好?”

  朱标猜不透朱元璋的心思。

  “让徐达去告诉宋隐,咱午膳时间摆架宋隐府邸。”

  朱元璋有自己的打算。

  既然已经决定让宋隐传授朱标一些治理手段,朱标这边已经吩咐过了,宋隐那边自然也得敲打一下。

  况且自从宋隐进京,得知自己皇上身份后,他们两人就没有在私底下聊过。

  朱元璋也想看看,私底下宋隐会如何跟自己相处?

  朱标却一头雾水,不明白朱元璋为何会多此一举,让徐达去通知宋隐?

  他哪里知道,朱元璋得知了徐达和宋隐的聊天内容后,虽然当时没有任何举动,心里却已经有了计划。

  让徐达去通知宋隐,就是想暗中观察徐达和宋隐他们两个还有没有别猫腻?

  朱标虽然不解,却也没有耽搁,立刻让人去传话。

  ……

  魏国公府,徐达此时也学着宋隐的样子,悠闲地躺在躺椅上放松心情。

  却听到下人来报宫里的传旨太监来了。

  徐达突然想到自己昨天晚上跟宋隐聊的事情,脸色微变。

  还没等徐达反应过来,传旨公公已经到了。https://m.178xs.com

  “魏国公,皇上有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