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第695章确定了,这回的确是想造反(1/2)

  当然,朱标对潭王一事的分析,朱元璋也很不满。

  这么大的事情,搞不好是要株连一大片人的,锦衣卫又如何不谨慎。

  锦衣卫只效忠皇帝,一向雷厉风行,而且手段残忍。

  朱元璋甚至都想到,自己死后,一旦朱标威慑力不够,锦衣卫会遭到惨烈的报复。

  这样只替皇帝效力的机构,却被当朝监国太子质疑。

  这跟打朱元璋的脸也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谁让朱标是自己最宠爱的太子呢?

  朱元璋虽然不爽,倒也没有过多责怪朱标,而是向宋隐看了过去。

  这一看,朱元璋就气不打一处来。

  这王八蛋,合着看戏看得正爽啊!

  似乎每次自己的儿子出事,这家伙比谁都高兴。

  不过,朱元璋对宋隐还是信任有加,否则也不会让宋隐一块过来。

  毕竟家丑不可外扬,除非潭王的事情证据确凿充分,否则朱元璋还真不想被外人知道。

  不过宋隐跟别的朝臣不同,朱元璋也没打算瞒着宋隐。

  或许,想要圆满解决此事,还需要宋隐出力。

  “宋隐,戏看够了吗?”

  朱元璋冷不丁开口,吓了宋隐一跳。

  这朱老头,还真是大事小事都不会放过自己,压根就没有想让自己舒服的意思。

  宋隐虽然不想掺和,无奈也不好推辞,“皇上,臣没有看戏。”

  “毕竟这是皇上的家事,臣哪有资格插手,臣觉得还是离开为好。”

  这王八蛋竟然想袖手旁观?

  朱元璋眼角直抽搐。

  “你走出这个大殿试试。”

  “身为朝廷重臣,理应自觉地替皇上和太子分忧才对。”

  “如果连这点自觉性都没有,你以为咱还能容你活到今天啊!”

  朱元璋毫不客气的回怼,当即怼得宋隐无话可说。

  别看朱元璋这老家伙说的是气话,何尝不是他心里的真实想法呢?

  如果宋隐没有实力,哪怕再有功绩,有几个头都不够朱元璋砍的。

  又怎么可能还让他平步青云,甚至还给他封爵,获得这么高的地位?

  这些都是源于宋隐的能力。

  只是朱元璋和宋隐都心照不宣,默契地没有明说而已。

  正因为如此,宋隐明白,潭王一事,他还真不能袖手旁观。

  “皇上,看你这度量,臣那么说,不是为了活跃一下气氛吗?”

  “不过臣虽然大致猜到了一点,但是具体的情况并不明白。”

  听到宋隐这话,朱元璋哼了一声,就知道这家伙脸皮厚,台阶都会自己找。

  “哪些是你不清楚的?”

  朱元璋直接询问。

  宋隐也不磨叽,直接开口,“潭王的事情,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潭王对太子之位有没有想法?”

  “这点至关重要,而且需要有实证,不能捕风捉影。”

  “只有了解了潭王真实想法,才能作决定,毕竟藩王受人蛊惑的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

  宋隐这话,朱标爱听。

  之前宁王谋反,正是受了挑唆,并非宁王真想觊觎好太子之位。

  如果潭王亦是如此,那么让潭王像宁王那样在天下人面前负荆请罪,就能保下潭王了。

  这么想,朱标顿时轻松了许多。

  可是,不等朱标高高悬起的心松懈下来,宋隐再次声音再起。

  “不过潭王无视朝廷政令,将朝廷兵权掌握自己手中,这些都足够说明潭王已生出异心。”

  “更过分的是,潭王篡改朝廷福利,让封地百姓误以为是潭王对百姓爱护有加。”

  “潭王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获得民心,他日登基后,百姓们也不会质疑他造反。”

  “毕竟民心所向,是一国之君的根本,甚至可以诡辩为顺应民心才起事。”

  宋隐这番分析下来,几乎都是要放松下来的朱标,瞬间就情绪低沉起来。

  而朱元璋,更是一脸严肃。

  想当初他揭竿起义时,正在用的顺应民心的旗号。

  那时,他也是寻找各种机会俘获民心,获得百姓信任。

  不过那时百姓深受元朝迫害,所以朱元璋很容易就让百姓民心所向。

  可以现在,大明并没有迫害百姓,甚至以民为本,处处把百姓摆放在第一位。

  就这样的大好局势,自己儿子却在自己封地俘获民心,为日后自己造反打好基础。

  这朱元璋能不气?

  “皇上,潭王到底逾越了多少兵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