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第802章求助宋隐没问题,但那王八蛋得你亲自去请(1/2)

  大明派系纷争,跟朱棣的燕国情况并不一样。

  在燕国,朱棣是一国之君。

  没有哪个臣子敢挑他的刺,除非是活腻歪了。

  而且燕国的臣子都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相当于他的左膀右臂。

  不像大明臣子,派系繁杂,心思全用在勾心斗角上。

  所以朱棣在燕国时,极少受到这种派系纷争的干扰。

  但是现在回到大明来监国,无疑给朱棣出了一道难题。

  朱棣不是畏首畏脚的人,主要是大明的臣子,很多人都是朱标的人。

  这些人肯定会时刻警惕自己,并反对自己的决策。

  但是他又不能将朱标的人给处理了。

  那样一来,无疑是不给朱标面子的,让朱标下不来台。

  朱元璋看到朱棣陷入沉思,并不急着催他立刻决定。

  别看朱元璋在自己的众多儿子中,最喜欢朱标。

  但是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这么多儿子最像自己的还是朱棣。

  看到朱棣就像是看到年轻时的自己,那时自己也不擅长处理派系争斗。

  事实上,这也是朱元璋对朱棣的考验。

  朱棣在燕国时,他的臣子听命于他,自然不敢违抗他的决策。

  但是大明的臣子却不会惯着朱棣。

  如果胡搅蛮缠,甚至是撒泼耍赖起来,就够朱棣喝一壶的了。

  朱棣也是思考了好一会儿,这才试探性地开口,“父皇,儿臣确实不善于派系斗争。”

  “如果父皇同意的话,儿臣想跟宋师商量一下,用实干派官员来压制别的派系官员。”

  “这样处理,也不至于让大哥太没面子,更不会把那些反对我的人,逼到狗急跳墙地步。”

  听到朱棣的想法,朱元璋微微颔首。

  毫无疑问,朱棣的想法行得通。

  实干派官员是朝堂的顶梁柱,如果他们愿意出手对抗,齐泰等人再猖狂,也蹦跶不起来。

  况且宋隐和朱棣本就是师生关系,或许愿意帮这个忙。

  朱棣见朱元璋没有反对自己的想法,顿时神色一松,着询问,“父皇,儿臣有一个请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朱元璋期待地看着朱棣。

  朱棣神色有些犹豫,“父王,您觉得让宋师来制衡齐泰他们如何?”

  “宋师性子淡泊,不愿意参与派系争斗。”

  “以儿臣这点薄面,应该还请不到宋师。”

  “不知道父皇能否出面,帮儿臣跟宋师说一说。”

  听到朱棣对宋隐的评价,朱元璋神色微滞。

  “这王八蛋,哪里是性子淡泊?他根本就是想偷懒。”

  “这事儿咱可帮不了你,你的想法可行,但是咱已经找过宋隐那王八蛋,可是他跟咱打起太极,装傻充愣。”

  “能不能说服他来帮你?你自己去努力吧!”

  “咱还想多活几年,还不想那么早被那王八蛋气死。”

  说完,朱元璋深深地吸了口气。

  一想起不久前他跟宋隐的过招,就觉得胸口一阵发堵。

  朱棣一脸懵逼。

  能把朱元璋气到不愿意面对,估计全天下也就宋隐一人。

  好在朱元璋也松口,让他自己去找宋隐,这样朱元璋也不会再疑心他去跟宋隐勾结了吧?www.178xs.com

  朱棣正思考,要如何去说服宋隐时。

  却听到朱元璋声音,“老四,你监国时,不用刻意针对齐泰他们。”

  “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本事,只会夸夸其谈,甚至还会对你各种挑刺。”

  “但毕竟是你大哥的羽翼,你大哥又不在京城,你动了大哥的人,多少让你大哥没面子。”

  听到朱元璋的提醒,朱棣沉默下来。

  这岂不是变相纵容齐泰他们对付自己?

  但是朱元璋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说到底,自己只是一个临时协助朱元璋打理朝政的藩王。

  日后等朱标登基后,那些太子党就相当于是大明的新鲜血液。

  所以说他现在如果要打压齐泰他们,就不亚是打压整个大明的面子。

  权衡之下,朱棣当即点头,“儿臣谨记父王教诲。”

  朱元璋看出朱棣的为难之色,但是他却没有多作解释。

  “今日招你进宫,就是为了告诉你监国之事已定。”

  “回去后你早做准备,明日然后等咱通知,咱会择日在朝会上宣布由你监国一事。”

  “儿臣明白了。”

  朱棣起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