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部队转业,入职即科长

第67章 青花瓷(1/2)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的分类。

  景德镇是主要的生产基地,元、明、清,三朝都在景德镇设置了御窑厂,专门生产供皇室赏玩的瓷器。

  皇帝喜欢什么,下面肯定有一批跟风者,瓷器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强盛,不仅官窑大力发展,民窑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景德镇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有着“瓷都”之名。

  青花瓷成为中国最富有代表特色的一种物品,不起眼的泥土,竟然能够变成精美的瓷器,让人感叹,瓷器风靡全世界。

  青花瓷为什么有这么大魅力?

  第一、青花瓷是一种釉下彩,在胎上用青料画好花纹后,再罩一层透明的白釉,经过高温一次烧成。

  色料充分渗透在胎胚和釉之间,釉下的青花纹饰永远也不会褪色。

  第二、白瓷底衬托蓝色的花纹,有明净、素雅的效果。

  尽管只是单一的蓝色,然而有深有浅,有浓有淡的颜色,就如同中国传统水墨画一样,层次分明,充满了意境。

  第三、在云南和江西等地,都有青花原料,经过景德镇窑工的加工配置,能烧出质量很高的青花瓷器。

  第四、青花原料是氧化钴,在高温下烧成,色彩艳丽,与瓷胎烧的温度相当,一次性烧成。

  而且钴有很强的着色能力,囊耐高温,适应各种火焰,因而容易烧成。

  青花瓷在各个时期的产量非常大,不仅满足国内的生产需要,还有大量的青花瓷销往海外。

  在众多的青花瓷品类之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元青花。

  还有大名鼎鼎的永宣青花,在收藏界有一句话:如果你没有永宣青花,你就别说是玩青花瓷的。

  永宣青花在青花瓷中的地位实在是太高了。178xs.com

  每个时代都有代表瓷器,至正青花,鸡缸杯等等,都是非常典型的代表。

  这四件都是官窑精品,每一件都是价值了连城。

  放在这个时代不是那么重要,要是几十年后,每一件都是博物馆收藏级别的宝贝。

  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

  梅瓶是用来放酒的瓶子,也称之为酒瓶。

  当然,张卫国的这三件梅瓶不可能用来盛酒。

  连大名鼎鼎的元青花都有了,这四件瓷器张卫国就没有那么激动了。

  张卫国得了宝贝,整个人都不一样了,感觉空气都是甜的。

  白天就到乡下收收物资,换换粮食,晚上就在空间种种田。

  张卫国正在路上走着呢,就看到了路边有一个大叔,站在路边,手里拿着一根竹竿,竹竿的一头挂着一个东西。

  张卫国走近一看,是一只王八。

  看到这似曾相识的场景,张卫国一下子有了穿越回去的感觉。

  大叔穿了一身灰蓝色的衣服,身上全是补丁,还沾满了泥土。

  一看就是典型的农民,憨厚,淳朴。

  前世,张卫国就见过这样的场面,在一个闹市的街口,有一个身穿迷彩服的大叔,全身沾满泥土。

  站在一个街口,手里也是拿着一根竹竿,竹竿的一头也是挂着一只王八。

  王八有十几斤中,大叔说是在旁边的工地挖出来的,正在向周围的路人售卖。

  张卫国本着看热闹的心态,硬生生的从最后面挤到了最前面。

  这王八约四十多厘米长,伸着脑袋,张着大嘴吧,一看就是很凶猛的样子。

  大叔操着一口外地口音,卖力的介绍着,这是一只纯野生横的王八,药用价值极高,用它煮汤,效果是杠杠的。

  “这只王八多少钱?”

  “这只王八至少也有一百年了,少了五千块钱不卖,看你真心想买,就四千块钱了。”

  五千块钱,都赶上张卫国一个月的工资了。

  太贵了,四千块钱也不要。

  张卫国就开始大叔讨价还价起来。

  经过半个小时的讨价还价,张卫国以两千块钱的价格,把这王八成功拿下。

  周围全是羡慕的声音,都说张卫国赚了大便宜。

  这样的王八,别说是两千,就是一万块钱也有人买。

  都说大叔不会找地方,在这里怎么能卖上价,你去菜市场,肯定有人买。

  张卫国没有理会周围羡慕的声音,拿着王八就走了。

  拿着王八,张卫国又不会做,找了一家饭店就让老板帮忙加工。

  老板看着这野生王八就是一愣,然后开口道;“这是在路口买的吧?”

  “是啊,花了两千块钱,你可一定要好好做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