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捡漏,开局万倍利润

第219章一枚碎片值六十万(1/3)

  刘耀祖看着直播间里的弹幕,笑着说:“兄弟们说的没错,这汝窑的瓷器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想要烧出一件完整的天青瓷实在是太难了,所谓: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这原本只是宋徽宗为了圆自己一个梦而下的圣旨,没想到却被当时汝窑的能工巧匠们机缘巧合之下,窥破了天青瓷的秘密!

  当然,虽说是随着第一件天青瓷烧制出来之后,宋朝的汝窑工匠们摸索出了其烧制的方法,可成品率依旧低的可怕,因为要烧出这种天青色,需要将瓷器中的铁元素控制到一个恒定的温度状态,多一度就会太过、少一度就会不够,条件苛刻到了极点,所以有宋一朝汝窑天青瓷流传下来,至今保持器型完整的只有不足一百件!”

  “不是吧,只有不到一百件?”

  “难怪这汝窑瓷器那么贵,要这么说的话,那能理解了,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兄弟,听话要听全,刘总刚才解释的很明白了,少并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原因是因为烧制起来太难了,所以才会造成数量稀少!”

  “甭管怎么说,反正现在贵的原因就是因为太少了!”

  “也不一定,有的瓷器比汝窑瓷器数量更少,但一样不值钱,这汝窑的瓷器之所以贵,除了少之外,关键是漂亮!”

  “这话说的很有道理,难看的再怎么少估计也不值钱,毕竟咱们国家的大多数文化人还是有着正确的审美观,不像某些国家还有某些团伙,非得指着一坨屎说是香的,还要逼着所有人都承认,你不承认就是没文化、没有‘艺术气息’!”

  “哈哈,兄弟,别说的这么直白,小心让那些公知们给你扣大帽子!”

  “就是的,人家可是掌握着话语权的一小撮人,咱们哪怕十几亿人都看不惯又如何?人家就飞龙骑脸你有啥办法?!”

  “都是那群该死的商人、资本捧他们,反正他们愿意当资本的走狗,随便弄出点垃圾来都能坑很多钱!”

  “你这话说的,别啥事都往人资本头上扣!”

  “说的没错,别忘了咱们右一句老话叫做:士农工商!”

  “嘘,兄弟,少说这个,这大实话能随便往外说?!”

  “就是,别搁咱刘总直播间里聊这玩意,要聊你们私底下拉個小群随便,反正作死也就你们几个,别拉我们当垫背的!”

  刘耀祖见状也急忙开口道:“兄弟们,那些和咱们古玩方面没关系的话题就暂时先不要聊了,咱们还是继续聊这个汝窑瓷器的事,我手里的这块碎片,咱们从色泽上可以明显看出,这是天青瓷的颜色,属于汝窑瓷器中的上品!”

  “那什么,刘总,不是我打击伱,现在真正的宋代汝窑天青瓷数量实在是太少了,哪怕是碎片,流落在民间的也是屈指可数,你怎么就能确定这是真正的汝窑碎片,而不是后仿的?”

  “对啊,前面这位老哥说的没错,自从宋徽宗时期创造出天青瓷之后,后面历朝历代的皇帝、王公贵族们都对其爱不释手,但是碍于宋代的汝窑瓷器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后来的一些皇帝为了自己品鉴和赏赐,也让人开始仿宋汝窑瓷!”

  “就是的,刚才那摊主好像也说了一句,这块碎片是乾隆仿的汝窑,虽然不是真汝窑,但品相不错,所以价格稍微高点!”

  “要这么说的话,那这块碎片就是乾隆仿的了?”

  “乾隆仿的汝窑应该也不错吧,毕竟也是官窑瓷器!”

  “那肯定是不错,如果是完整的,估计最少也得百万以上,毕竟仿汝窑也不那么容易,都是聚集了当朝最顶级的匠人费时费力,并且需要大量的资源去烧制才可能仿出来,非御窑几乎不可能为之!”

  “御窑啊,那是够厉害的!”

  “可惜只是一块碎片,那就不怎么值钱了,因为后仿的汝窑瓷碎片存世数量还是很大的!”

  刘耀祖笑了笑:“兄弟们说的没错,看来这人多了之后,专业的行家是越来越多了,你们说的都对,后世尤其是以明清两代为主,仿制了大量的汝窑瓷器,尤其是天青瓷,是这两代不少帝王最大的追求!”

  “听到没有,主播都这么说了,那估计是没戏了!”

  “也不能说没戏,能买到正经的仿天青瓷碎片也算是捡了个小漏!”m.178xs.com

  刘耀祖:“兄弟们,你们说的是有道理,但你们却忽略了后仿的汝窑和宋代的汝窑之间有什么区别!”

  “啊,这还有什么区别吗?”

  “这种官窑御制的仿品也会出现什么瑕疵吗?”

  刘耀祖摇头道:“倒不是什么瑕疵,而是每一朝、每一代的瓷器工匠都有他们自己的艺术风格,所以制作出来的东西,哪怕是高仿的也会有所不同,毕竟御窑仿制只是为了讨好皇上,而不是为了一比一仿造前朝的东西拿出去骗人钱财去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