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又要偏,急忙摆手止住:“兄弟们,这个话题咱们到此为止,再聊下去指不定招惹来啥玩意呢,咱们马上回归正题,接下来就该说这凤凰衔珠了!”
“终于等到凤凰衔珠了,赶紧说,赶紧说!”
“急什么,这叫好饭不怕晚,刘总要不先给咱们介绍清楚,就咱们这群外行能明白这凤凰衔珠的意义?!”
“对啊,我之所以喜欢看刘总的直播,就是因为能够从刘总这里学到很多东西,也许学不到刘总的鉴宝技术,但最起码能涨涨见识,多知道不少古董背后的传承和故事,就算拿出去吹牛哔也是好的!”
“哈哈哈,兄弟你这话简直是说到我心缝里去了,前阵子我跟几个哥们聊起来翡翠,我就用刘总说的那些知识,什么豆糯冰玻之类的东西,唬的我那些哥们一愣一愣的!”
“没错,所以好好听刘总小课堂,多学点传统文化没什么坏处!”
刘耀祖:“先给大家说下区分翟冠和凤冠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翟冠没有博鬓,就是凤冠后面左右两侧那两个翅膀似的东西,这叫做博鬓,这东西只有凤冠才允许有,而翟冠是没有的!
其次,正常的翟冠也是没有什么衔珠配簪的,大多时候这种凤凰衔珠都是出现在皇室的翟冠上,并且多以凤凰尾部的尾羽也叫做凤翎的数量来区分其身份的尊贵与否!
正常来讲,入宫的妃子们以及长公主的翟冠上,凤凰衔珠的凤凰是九羽或者叫九尾,再往下就是公主的七尾,而后就是郡主们的五尾、三尾和单尾!”
“这玩意还有区分啊?!”
“那肯定的,民间都有那么严苛的制度和等级,更别说皇室用的东西了,那玩意更得是等级分明了!”
“郡主都五尾了,再往下的三尾、单尾是谁用的?难道郡主下面还有啥称号?!”
“我记得再往下好像还有什么县主?!”
“不是吧,那是不是再往下还有什么镇主?!”
“镇主倒是没有,但有乡主、亭主!”
“噗...这亭主是什么鬼,亭子里的公主?!”
刘耀祖看到这弹幕也差点笑出声,急忙开口道:“兄弟,你这就理解错了,古代一里存百家、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十亭为一县,比如关公的汉寿亭侯,指的就是关羽的封地在汉寿县里的某一个亭,所以正确来讲应该叫做汉寿·亭侯!”
“刘总,这解释不对吧,我记得有人说关羽的汉寿亭侯应该是汉朝的寿亭侯吧?!”
“好像这么理解也没错,汉·寿亭侯?!”
刘耀祖轻轻一笑道:“这个咱就不争执了,因为据我了解,汉朝应该是没有寿亭县的,只有寿州曾叫过寿亭,可如果是指的这里,那与关羽的侯爵品级又对不上,毕竟寿州有九县,在汉朝可不算小了,封在这么个地方,一个侯爵显然是有些越矩了,而关羽自认是大汉忠臣,显然不会接受这样一个犯忌讳的封号!”
“刘总这么说好像也对,一个州的封地,这都快赶上公爵的封地了吧?”
“别闹,九县之地,很多小郡王都没这么大的封地好吧!”
“要这么说,那还是亭侯的解释比较靠谱一些!”
刘耀祖点头道:“没错,所以关羽的事咱就不深究了,我只说我自己的理解,你们有什么想法我也不反对,咱们继续讲凤凰衔珠,五尾之下,并非是什么县主、乡主,事实上县主、乡主和郡主没什么区别,甚至最早的时候,县主比郡主更高贵,因为隋唐之前,只有亲王的女儿才能被称作县主!
而郡主这个称呼,一开始是太子的女儿专属称谓,郡王的女儿其实是不能被称为公主的,自然也无法带个主字,只能叫做县君、乡君,还有一类就是和亲的‘公主’一般也是被册封为县君居多,比如大名鼎鼎的王昭君,她本名叫做王蔷,汉元帝为了和亲便将其册封为帝女,封地为昭县,所以才被尊称为王昭君!”
“好家伙,真的是好家伙,这里面的弯弯绕真够复杂的,如果不是刘总讲解,我这辈子估计都弄不清这里面的规矩!”
“是啊,谁想到其实县主竟然比郡主还高!”
“原来所谓的郡主竟然是有点以讹传讹的意思?!”
“也不能这么说,反正到后面的朝代里朝廷也慢慢认可这个称谓了,并且县主的称呼被逐渐淘汰下去了!”
刘耀祖:“是啊,这都是时代变迁的结果,咱们再来说这三尾凤凰簪,基本就是所谓的县主、乡主,就是亲王、郡王们的女儿佩戴的,至于单尾,那就是什么王世子以及更远一些的皇室宗亲,比如什么国公、都尉之类的,就是原来的亲王、郡王那些没有继承王位的儿子们,他们的女儿也是皇室女,也有资格佩戴凤凰衔珠!”
“原来是这样,要这么说的话,这大姐家祖传的宝贝有点门道啊!”
“我刚才数了数,刘总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