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六零,咸鱼女主带全村发家致富

第234章 (修)猪肉越好、价越高,这是规矩(1/2)

  收购站两位同志的收完三十头猪之后,合计猪肉重量高达惊人的一万零八百斤。

  如果按照一块五一斤交易生猪的话,交易额就达到了一万六千零二百块钱!

  另外二十头卖给邓国庆的猪,合计重量也达到了七千二百来斤,交易额达到了一万零八百块钱。

  这一下午,五十头猪就给清河大队带来了两万七千块钱的收益!

  -

  等到交钱的时候,阮老头子还没报价呢,两方买猪的人就已经开始掏钱了。

  他们来的时候都是往多了带钱的,毕竟一个是代表了县里收购站和县长的命令。另外一个是代表了县里的百货大楼。双方在县里都算得上是富得流油的单位。

  老李站在一旁愣神,心想:咋这定价还没商量呢,人就开始数钱了?

  阮老头子和老李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

  老李疑惑的冲着阮老头子疯狂眨巴着精明的小眼:咱价格商量了吗?

  阮老头子:没有吧。

  老李:那他们咋都开始掏钱了?

  阮老头子表示他也不知道啊。

  不过没等阮老头子开问,对面的邓国庆就一边给钱一边解释了:“大队长,我和收购站的同志们来的时候就商量好价格了。这是县长都认可的好猪,所以我们一致给了一块五一斤的价。”

  其实哪怕不抛出县长这个名头,邓国庆也有别的理由可以说,只不过这个最合理、更有说服力。

  “啥?!”老李的惊叫脱口而出。一旁阮老头子的表情也没好到哪去,他原本以为能给个一块钱一斤就是高价了,没想到比他想的还多了五毛!

  这零头的五毛放在别的大队里可就是收猪的全价了。

  阮老头子目光纠结,犹豫了一下才道:“这样合规矩吗?”原本以为要吃点亏,现在看来好像也没吃亏?

  阮老头子的纠结和犹豫都是有原因的。

  乡下人打心眼里不太喜欢养猪。人都吃不饱肚子的年月,猪得吃的多才能长肉就够难为人的了,但公社收购站收购任务猪的价格还不咋高。

  以前清河大队的任务猪都是四毛五一斤交给公社收购站的,可人家转手就卖到九毛八还要肉票。

  一斤肉就得亏五毛,一两百斤就得亏多少了?农民实在是不容易啊。https://m.178xs.com

  主要这猪卖出去以后,大队的社员想买肉吃得花钱就不说了、还得要票,他们又不是城里的工人,哪里有什么肉票?还不是得花钱去跟人换。

  所以社员们以前都不乐意养猪,给猪吃还不如给家里的大孙子吃呢。

  此时按理说阮老头子把大队的猪都卖出了一个超出心理价位的高价应该是要开心的,但他忍不住考虑。

  这邓国庆出价高也就算了,他们百货大楼自己进的货只要是不通过物管局统销统购,而是他自个收购的货源,那上面就没有明文规定说一定要用票证去买卖。

  不需要票证的上等猪肉价格卖的贵一点照样有大把的人愿意买,反正肉质比黑市好,买起来还更安全不怕被抓、也不怕被举报。

  毕竟上面物管局发放票证统销统购的原因是资源匮乏周转不过来,那邓国庆自己去收购的货源又不是从物管局分的货,他们管那么多干嘛?

  物管局的工作人员下了班也是要买肉烧饭的人,他们月月领的肉票哪够一家子吃的?别说是他们了,就是领导家里难道就不缺肉吃了吗?

  谁家老人孩子都需要吃肉补充营养,所以何必把事情做的那么绝?

  主要吧这事干起来缺德、容易得罪人就不说了,对自己还一点好处都没有,傻子才去做这样的事呢。

  -

  邓国庆有理由给高价,可是县城收购站的两个同志就不太一样了。

  阮老头子心里叹气,他以前就没在公社收购站里卖过五毛钱一斤以上的猪。

  所以他忍不住的想:难道这猪肉价格也是顾县长给交代的吗?

  “阮大队长你就放心吧。”

  小朱出声解释道:“这三十头猪除了生产大队必须上交的两头任务猪,其他的都是收购站出面给县里大厂买的年礼。猪肉质量好价格就高,这本来就是收购站的规矩。”

  只是以前面对乡下社员,有些同志想抠点油水罢了,这都是大家伙心知肚明的事。

  各地都没有统一的肉价,这也是上面领导为了提高社员养猪激情的方法。猪养的好价格自然就水涨船高。

  不仅如此,现在为了解决城里缺肉的问题上面开始鼓励养猪,不仅还送预购猪还送饲料,“大力发展养猪业”的口号可不是瞎喊的,只不顾下面执行起来肯定是有水分的。

  阮老头子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但心里还是觉着这一块五的肉价肯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