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被服厂绣花开始崛起

第142章 朔州之内,再无敌寇(1/2)

  关帝庙梁,以关二爷命名的山梁。

  魏小勇要在这里,过关斩将,还是有些兴奋的。

  这个时候,炮团的重炮,发威了。

  炮团的重炮营,火炮口径都在130毫米以上,六十多门大炮齐发,直接将山谷覆盖了。

  鬼子想逃出山谷,但重炮一轮轰击,谷口地区的黄土坡,直接被抹平了。

  伊莉莎喃喃自语说:“先是炮击,然后该直升机了吧。”

  魏小勇一笑,知道她试图看穿自己的指挥方式,魏小勇却笑道:“直升机在山地作战效果不好,让炮弹,多飞一会儿。”

  这次,教导旅带来了足够多的弹药,油库储备充足,更换零件也足够,保障团虽然一般不直接参加战斗,但它是教导旅的根基。

  团长蓝盈盈笑道:“放心开炮,咱们保障团近来新增加了300辆笨叱和油罐车,让你打个够。”

  说话的功夫,侦察团和机步团的小口径炮,也开火了。

  熊八斤和鲁日东等人,带领部队占领了制高点,居高临下,用山炮、掷弹筒,对着鬼子就是一阵发泄。

  鬼子哪里遇到过这样的火炮打击,他们此刻肯定明白了,在这片土地,能有这样火炮的,只有教导旅。

  这里是黄土高原,土是万千年来,从沙漠被风吹来的,一个词“厚重”。

  厚重的黄土又被炮火重新打散了,恢复了它原来的散状面貌,而这无疑能够更好的掩埋鬼子的尸体。

  鬼子认为炮击也就是半小时,就会停止,可没想到,一个小时了,对方的大炮,还在轰鸣。

  鬼子被围在了方圆两公里的范围内,鬼子任何抵抗、策略和战斗意志,在绝对火力面前,都是渺小而不堪一击的。

  关帝庙梁,彻彻底底成为了土的海洋,炮弹激起的火光之下,还能看到似乎在里面游泳的鬼子。

  终于,鬼子的噩梦结束了,教导旅的炮弹雨,停了。

  魏小勇拿着望远镜一瞧,鬼子估计死伤了大半,但他很快看到,在已经成为齑粉的土堆里,还有不少鬼子,在蠕动着。

  他们是虫子,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魏小勇立刻命令说:“战龙大队为前导,其他部队用重机枪和掷弹筒开路。”

  此刻,地形已经完全变了,沟壑变为了土海,而鬼子却依旧在反击。

  伊莉莎此次已经见怪不怪,毕竟之前经历了草原战斗,加上最近参与青蚕计划,对鬼子的秉性,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认知。

  但因为地形从沟道,变为了平地,所以,鬼子已经无险可守。

  重武器早就没了,鬼子就以中队为单位,竟然使用三八大盖,冲教导旅进行反突击!

  伊莉莎喊道:“他们这是要拼命了。”

  魏小勇冷笑说:“拼命,也得有资本,就这几条步枪,对付国军还差不多。”

  魏小勇没有下命令,教导旅已经停止冲锋,而是以营为单位,对着鬼子的一个个步兵中队,用机枪、掷弹筒和冲锋枪、手榴弹招呼。

  魏小勇很满意,这些团营长都是自己一手提拔的,掌握了“随机应变”这个技巧。

  可以这样说,教导旅的战斗力和战斗精神,已经形成,而这就是魏小勇这个真正的第一任军事首长,为部队注入到基因里的东西。

  以前,只有鬼子扫荡,我军被动挨打,就希望能打破包围圈,可到了教导旅这里,一切都调转过来了。

  鬼子成片倒下去,教导旅的重机枪和冲锋枪,数量太多了。

  比如说,机步一团的步兵班,有十几个人。有两个人使用KZ40这种远程半自动,其余的都是冲锋枪,而且还有机枪小组,单兵掷弹筒。

  到了排一级,就有野炮和山炮了。连级配备汽车,营级的火炮口径超过70毫米。

  就这样算下来,机步一团一共上万人,那有多少冲锋枪、掷弹筒、重机枪和迫击炮?

  魏小勇看着鬼子的反冲锋,一次次的被打退,他们只好选择龟缩防御,但立马遭到了小口径的速射炮和掷弹筒的轰炸。

  他们完了。

  在日后被称为关帝庙梁大捷的战役里,教导旅几乎没有伤亡,将鬼子八个联队的步兵和一个联队的骑兵,共计25652人(我方统计),全部歼灭。

  至此,朔州的所有鬼子守军,全部了账。

  此战,震动了全世界,鬼子大本营不得不推迟了南下计划。

  战斗是在晚上发生的,等天一亮,只见西方出现了大量的军队,穿着灰军装。

  魏小勇看到了熟悉的武器,KZ40、九二步兵炮,还有熟悉的身影。

  386旅的老哥几个,都来了。

  独立团、新一团和新二团的战士们,看到漫山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