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神偷新书

第222章 惊天(2)(1/2)

 “这折子不经北直隶总督衙门,不经南书房,直接到你的手里”

 哥俩走出乾清宫,钻进了御花园的暖棚中。

 朱允熥俯身看着盛开的鲜花,轻声说道,“涉及到谁了?外戚?还是东宫?”

 “丫这脑袋真精”

 朱高炽心中笑骂一句,面上郑重的开口,“皇上圣明,这应天府的学政名胡濙”

 “哦,朕想起来了。”朱允熥一笑,“当初承恩侯家的祖坟他是出了大力的是吧?”

 朱高炽低头,“您圣明!”

 当初这胡濙不过是一县的县令,而他之所以在短短时间内飞黄腾达,正是因为承恩侯赵思礼找了一辈子的祖坟,就在他的县境之内。

 而且根据青眼等奏报,这赵家的祖坟在找回来的过程中,很是有些霸道了当然了,霸道的不是赵思礼,而是地方上那些为了巴结皇上老丈人,太子爷姥爷的官员们。

 胡濙通过这件事,也算是跟承恩侯家有了交情

 然后这十来年时间内,青云直上,竟然做到了新都北京应天府学政的位置。

 “这个人朕知道!”朱允熥捏了下一个花骨朵,轻声道,“这些年的官声倒也不错大毛病小毛病统统没有,除了爱喝点酒之外,人还是不错的”笔下文学

 “嚯,你丫对天下的官员,盯得可够紧的”

 朱高炽心中又在腹诽,他以为朱允熥和他的祖父太祖高皇帝一样,成天让锦衣卫暗中盯着天下官员们的一举一动

 殊不知,他冤枉朱允熥了。

 胡濙,历史上也是大名鼎鼎呀。

 朱棣进南京之后第一批归附的表忠心的,然后被朱棣一路提拔,老头活了快九十,直到天顺七年才死。从朱棣开始历经仁宣英代,五代大明皇帝,经历土木堡之变还有英宗复辟。

 但历史上他最出名的却是另一个方面,专找朱允炆。

 他前半辈子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就是为了帮朱棣找到建文。

 更为奇怪的是,正是从他寻找朱允炆开始,天下才流传着建文帝出亡的传说。以前大家的共识是,建文自焚死于大火之中。

 宋太祖之斧声烛影,明惠宗逊国出亡

 甚至关于建文出家言之凿凿的传说,也和这位胡濙脱不了干系。

 ~~

 “你听朕说的对不对”

 朱允熥叹口气,裹紧身上的大氅,“官学的学舍是胡濙批建的,现在出了事,首先胡濙难逃监管不力之责。而这胡濙又是承恩侯的关系,所以涉及到太子的脸面,还有太子曾经和承恩侯家的不快”

 “杨荣才把这折子,先给了你,你才先来见朕,是不是?”

 闻言,朱高炽附身道,“皇上圣明,正是如此!”

 说着,顿了顿,“此事其实不难,谁管着这摊儿,抓谁!谁建的,抓谁。谁验收的,抓谁!反正从开始审批,到现在出事,经手人一个都跑不了”

 “具体细问,干活的供货的也跑不了!”

 “贪的,全家上法场!糊弄的,全家掉脑袋人死了,朝廷能做的最大限度,就是以命偿命平息民愤”

 朱高炽顿了顿,又道,“但毕竟牵扯出了皇后和太子的母族,国朝的外戚无论是应天府还是臣,都要小心应对”

 “朕知道你们的苦衷,理解你们的难处!”

 朱允熥忽然开口打断对方,“毕竟,朕病重的时候,老二那逆子,把六斤对赵家的不满,宣扬的天下皆知”

 朱高炽深深低头,不敢说话。

 何止是天下皆知,市井之中各种私下的闲话传说有鼻子有眼活灵活现!

 “事不难”朱允熥又道,“难就难在,这错综复杂的关系。难就难在,万一有人别有用心,本来挺简单的事就说不清楚了!”

 说着,顿了顿,苦笑道,“现在的事怎么这么复杂?朕当年无论做什么,哪有这么多弯弯绕?”

 “你丫当年净跟武人在一块了呀!”

 朱高炽心中暗道,“你手下那些老匹夫,整天拉帮结伙在高丽走私得不亦乐乎也没功夫给你找事儿呀”

 “其实,不是事复杂!”

 突然,朱允熥转身看着朱高炽,“是你们,把事想复杂了!”

 “嗯?”朱高炽怔住。

 “正如你说的,出了事,朝廷要尽到查明真相,平息民愤的责任!”朱允熥又道,“胡濙批的,抓他就是!所有涉案人,抓就是。严查该砍脑袋的砍,该杀全家的杀”

 “就因为胡濙跟承恩侯赵家有关系,赵家是皇后和太子的母族,你们就变得谨小慎微起来了?”

 “天下的事,尤其是涉及官场利益的事,说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