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父是朱元璋后续好看吗

第227章 我小舅子两半啦(2)(1/2)

 “说起来,下官跟大人您,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李琪自嘲的笑笑,“所以下官才跟您说这些!”

 张振宗沉思许久,“愿闻其详!”

 “查不等于断断,只有万岁爷能断!”

 突然,张振宗醍醐灌顶。

 对,只有皇帝能断!

 只有皇帝掌握着这些臣子们的生杀大权呀!

 你张振宗在西北是来查案的,查案不一定非要查明白,查出错来就行了!到底是倒卖军粮军械,还是走私,还是冒领军饷查出一样就妥。

 查得实据之后回报皇帝,要杀要剐是皇上的决断呀!

 现在你张振宗在这边挖地三尺的,你不是查案,你是一点缓儿都不给人,把人往死里逼呢!

 不过,张振宗依然有想不通的地方。

 “小公爷,既然点到即止的话那为何一定要下官来?”

 “谁说点到即止了?查,是严查!”李琪正色道,“而且要有威慑力您看,韩指挥给吓死了,这不就是威慑力吗?”

 “小公爷,您直话直说吧!”张振宗直接拉着李琪的手臂,“在下大恩难忘!”

 “哎”李琪叹口气,抽出手,“您是文官,不明白根子在哪,也情有可原!这里面涉及一个事儿,早先在太祖高皇帝时候,他老人家知道不知道,边塞这些猫腻?定是知道的,那为何皇上前二十年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是等到现在才发作呢?”

 “在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张振宗道。

 李琪沉声道,“在此次西北军需大案之间,皇上对西北军政可有过改制”

 张振宗不假思索,“十多年前,裁撤过各边镇的老弱边军!但所谓的裁撤,在我看来说是精兵简政更合适!嗯其实在朝中许多文官看来,打缅地就是为了安置那些裁撤的老弱边军”

 “精兵简政?”李琪笑笑,“您说的很对!那么下官再问您一句,精兵简政就代表着边关军政有毛病!以皇上之圣明,为何不一步到位,而是继续容忍这么多年?”

 “边镇武将世袭”

 说着,张振宗突然瞪大眼,不可置信的看着李琪。

 而后者,则是笑着点头。

 然后还用手指沾着面汤,在桌子上写下两个字,迁都。

 ~~

 早在十多年前,大明朝就进行着各项改革。

 其中阻力最大的,就是军户。

 别说寻常军户,自己不愿意放弃这个铁饭碗,各边军的将领们更是不愿意手下的兵丁,从世袭的军户变成募兵制。

 如今,大明又要迁都直面三北。

 查西北军需大案,最主要的并不是查清事实,查清楚到底他们搂了多少钱。

 而是皇帝要一个可以收拾这些世袭武将们,让他们乖乖听话的理由!

 罢免官绅的特权靠刀把子就可以了!

 但现在已经不允许刀把子世袭了,那要靠什么?

 “记住,我等其实,都是皇上棋盘上的棋子你走多远,能吃掉对方多少人,是皇上说了算的”

 猛的,张振宗脑海中浮现出曾经李至刚对他说了无数遍的话。

 而他再看向李琪的目光,也变得和以往不一样。

 人和人,是有差别的。

 出身不同,注定了眼界不同。

 人家李琪自小就在中枢皇帝和太子身边,老子是南书房辅政大臣,耳濡目染都是国家最机密的事。

 所以分析事情,直接从最上层的高屋建瓴开始分析,比他张振宗自己揣摩,强了百倍不止。

 “小公爷”张振宗起身行礼,“多谢了!”

 “不敢!”李琪温和的一笑。

 “如此说来,有韩指挥送来那些账簿就够了!”张振宗继续道,“还真没必要,经手人一个不落查得一清二楚的不然人心惶惶,再死个总兵指挥使之类的,我这官也到头了”

 “哎,大人此言之说对了一半!”李琪笑道,“那些参与了走私违禁品,倒卖军粮的商人必须抓!而且必须严查毕竟,他们套的可是朝廷的钱”

 “对对对”

 张振宗冷笑道,“朝廷的钱也是他们能占的?”

 说着,他忽的又苦笑叹气,“其实在下一开始就知西北之事,定然危机重重!只是没想到武人竟如此刚烈,不惜身死”

 李琪目光微顿,斜眼看去。

 “边关的军将跟京师那些勋贵,何止是千丝万缕”张振宗苦笑道,“这些日子以来,本官最怕的不怕你笑话,最怕的就是万一查到了边关这些将领们,给军中的公侯驸马等送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