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独

第207章 ..(1/2)

  刘氏说这些,也就是想告诉萦芯:

  广固中层圈子里,已经开始有关于她本人的消息在传播了。

  至于萦芯如何处置,两家还是初见,她也不好置喙,只道:“目前说的人也不多,现下倒是不必太在意。时已近午,我们这便回了。”

  送走华氏夫妻,其他来客也陆续告辞,萦芯便又回去跪灵。

  安排顾小娘在自己下首跪好,萦芯看着泥盆里摇曳的火蛇,思绪慢慢脱了缰。

  在刘氏告知萦芯流言以前,以两辈子没在上流社会混过的萦芯的“朴素”认知,还以为自己在广固的头一年可以足够低调,让她有足够的时间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更好的了解未来要涉足的圈子。

  可是,二伯祖母和刘氏告诉萦芯的消息,让她意识到,她进入这个圈子的方式就注定了她近期会是全广固最热的谈资。

  由二十年前,各家如何觊觎顾荣二婚来看,二十年后顾禺的二婚自然也该是炙手可热的。

  不过也正是顾荣得陛下赐婚,让一众与顾氏匹配的世家明白了陛下的忌讳,才会对顾禺的续娶都持观望态度。

  顾禺儿女双全,在丁氏的恶毒未暴露之前,估计大家都知道,为了保持顾氏在陛下心中的“纯臣之洁”,顾禺短时间内是没有续娶的念头的。

  所以他突然续娶萦芯,应该是很让他们惊诧的吧。

  不过,作为顾禺的继室,萦芯空有血脉,出身的李氏家主不过顾禺手下一个随时可换下的微末小官,符合顾氏一贯寻人丁稀少的小世家联姻的准则。

  萦芯估计他们的目光一开始也就停留在李氏身上一瞬而已。

  可惜,后来……

  反正跪灵时,脑子都是闲着的。萦芯运用已知条件,浅浅分析了下已经接触到的华、顾、丁三家,听到此传言后的想法。

  其实,新认识的华夫人——刘氏临走时的话已经表明了大多数同阶层的想法:

  萦芯命贵真假无所谓,反正克死的不是自家郎君。从给刘氏这个消息的人以及刘氏自己的态度来看,这个传言大家目前也只是当个稀奇谈资而已。m.178xs.com

  就是萦芯命真贵,再婚最快也是二十五个月以后的事情。而且,以她的出身,能给顾氏嫡长做继室已经到头了。

  哪怕除服后真有个皇子适婚,萦芯微弱的家势也不得陛下青眼,如何能把她列入皇子正妻的考虑范围呢?

  所以,这个传言于华氏来看,不过是个拉近与萦芯关系的消息,是个妯娌之间的谈资而已。

  若按照萦芯出身,能得顾禺续娶,在他们看来自然是已经攀到了“人生巅峰”。那么,哪怕六礼不全,强巴着顾氏去守望门寡也是正常。

  只要萦芯在热孝期间足够“安分守己”,很快就会被人们淡忘。

  若此时她快除服了,她还得核计是不是有人对她的再婚动了脑筋。不过,萦芯是打定主意,不会再婚的。

  这样看来,这个传言早早的在广固传上一段时间,对她来说,还算有一点好处。

  最起码等明年她开始与这个圈子简单接触的时候,大家都能略略记得,除了“顾夫人”以外,她的其他标签。

  有了对方对这个标签的反馈,她也能粗浅的分类一下人际关系。

  再看眼下唯二会因此流言立刻对萦芯造成影响的顾氏和丁氏。

  顾氏这边,就在萦芯眼皮子底下,丧礼已过三天,肯定有消息灵通、心思幽暗的妇人将话传给接待的顾氏女眷了。

  经过这三天萦芯简单的跟她们接触,就算她们要发难,等到丧礼办完的耐心和智慧还是有的。

  之后,到底如何,还得看顾毗的态度。

  至于丁氏一族……

  不是萦芯瞧不起她家,丁氏族长作为顾氏正经姻亲,死者为大,哪怕知道了顾荣的遗训,如何不来吊丧呢?

  他们不来,不是现成的把柄递给外人嚼舌根吗?

  就这智商,还想觊觎皇位?不能吧?

  这位丁氏族长好歹也是养出了两个“好女儿”的:一个大丁氏在皇宫苟到三十多岁还能生了个皇子,一个小丁氏在顾府苟了十几年,知道如何用慈爱的面目包裹内心的恶毒。

  只是小丁氏可能是前面压抑的太久,以为马上就能拿到“胜利果实”的时候,被顾荣看出端倪。再加上顾禺遇难,陛下迁怒,最后才落得:

  大丁氏被扁回丁姬,小丁氏被“生死别居”。

  由女及父,如果丁氏姐妹的“虎头蛇尾”是祖传,是不是丁氏族长也处于“自家可能要大获全胜”的心态下,被两个女儿突然失利的情形打蒙,这才进退失据了呢?

  那么,如果丁族长得知了这个谣言,要如何运用才能得利呢?

  深吸几口气,给运转过速的大脑补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