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独

第22章 第 22 章(1/3)

  一路向南。

  回安乡的路前两天很宽阔,能供三、四辆车并行,阿耶说这道直通都城。

  路边的田野只够看半天,后面就是窸窣平坦的杂林地,手腕粗的树下枯黄的野草有半人高。

  问过阿耶才知,这里以前多年征战,近城的大树都被当成工程器具砍完了,许多年后草下枯骨早都做了土,却依旧无人敢来重新开垦、耕种。

  大部分人都只能坐牛车或者步行,好在路边的倒是有驿站。

  驿站都是官办,有驿兵看守,没官凭的路人并不能进去租住。

  遇到小的驿站,他们只能在驿站划分出来的区域露宿,只有第二天的大驿周围才有几家车店可供住宿。

  路上虽然艰苦,但还算安全。

  只是因着有阿娘的棺在,他们总被排挤在外围,只有大驿站附近的一家车店有专门接纳他们的地方。

  从第三天开始,他们转上颠簸的小路,萦芯就开始晕车了。

  正午晴好的时候,萦芯带着阿月在外跟着车走了一段,然后看见了今生第一批马。

  骑士们也没减速,擦着他们的车边超过去,只留一路烟尘。萦芯吃到烟尘中马尿的骚味,又吐了。

  幸而马快牛车那许多,没多久就连扬灰都看不见了。

  在后车车夫抽抽的眼神下,阿月扶着萦芯爬上了阿娘的牛车,给她的白布拍去尘土。

  夜间在小驿外围,几个车夫聚在一起扯闲篇,说起雇主女儿,那车夫就说,头一次见到爱围着棺材转悠的女娘,“多怪的女娘啊!”

  “自个儿亲阿娘,怕甚。多孝顺啊!心还慈!”给城门那帮小男孩们说好话的车夫白了他一眼,说:“你要是怕,明天跟我换车。”

  那车夫怕他弄坏自家牛和能拉人的车,自然舍不得换,只得换了话题继续跟其他的车夫磕牙。

  在外溜达的大郎听了一耳朵闲话,心想:

  小娘是挺怪的,虽然自己见的女娘不多,但也没见过有这么小就这么能支事的,花钱手脚也大的很,不知道将来嫁的婆家能不能养得起……

  未来婆家可能养不起的萦芯带着阿月和阿诚,在这不小的场地逛了一圈儿。

  从南来北往的行商手里买了一筐海菜干回来,当时就让七婆抓了两把和着自带的精盐煮成汤,连那些嚼舌头的车夫都一人分了一碗驱寒。

  因着汤里没有勾芡,海菜和洗不净的沙都沉在底下。

  萦芯只盛了一碗上面最干净的汤水,先握在手中取暖。

  大郎好似吸面条那样,吸着粘在碗边的海菜,喝得开心。

  萦芯也喝了口,汤水滚热,自带咸鲜。她抬头看着天上璀璨的星河,心中敞亮。

  刚才她借着买东西问了问那行商,这里离海并不太远,只是有个山脉阻隔,须得绕远。

  这海菜在海边鲜时一文不值,也就家中有闲人伺候它的情况下,才会晒干卖给行商带往内陆。

  行商见她小,也没遮掩,说了这干海菜销路还行,但是因为路远的不好运,潮了一点就发霉,所以都是小买卖人在收购,就挣个辛苦钱。

  品着嘴里跟“前世”速食汤七分相似的味道,她高兴的想:

  虽然哀家不会做味精,也不知道什么谷氨酸钠的原料,但是哀家可以把它做成“鲜味盐”啊!

  现在人吃的什么盐啊,杂质那多,还有苦涩味儿,在家吃盐她都是化成盐水过滤三四遍才能用。

  把收购来的干海菜,加盐煮熟,搅碎,再过滤几遍,然后晒干水分,将得到的结晶碾得细细的,她敢卖出金价!

  阿娘!你看着吧!哀家就要赚到第一桶金!成为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了!

  意气风发的萦芯冲着阿娘的棺木咧嘴一笑,吓得隔着篝火看见她牙齿反光的大郎,海菜从鼻孔里喷了出来。

  因为路上顺遂,第四天下午,一行人就到了安乡。

  乡里有二十多户,全姓李,附近都叫安乡为李安乡。

  按阿耶说,除了自己家都是李家七代以前分出来的庶出繁衍下来的。

  那代李家主枝出了个大官儿,兴旺过一段时间,彼时安乡目之所及全是自家的土地。

  时过境迁,主枝如今人丁凋零,当年只剩下阿翁带着怀抱的阿耶,灰溜溜的逃回故里。

  可惜安乡的李家人也没保住多少土地。

  出了五服的亲戚比陌生人还冷漠。

  阿翁带回的钱财起了屋后,只买了很少的一块地,这块地也在阿耶第一任妻子病重时,被阿耶卖了。

  到了自己的地头,大郎兴奋许多,直接下车在前引路。

  牛车走在村中,许多听见响动的人透过柴扉往外张望。

  有个木板围成的院墙上冒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