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独

第304章 二合一。(2/3)

r>
  原因很简单,孙弈样貌与太子八成相似。

  一瞬间,二十多年前,孙瑾还是皇子时的一段流言,死灰复燃:

  陛下,不育。太子乃是先中山候替陛下所出。

  而孙弈与太子孙钊的相似度,正是佐证。

  如今的中山候乃是老侯爷嫡长子,据说长得比这庶子还像太子!

  萦芯一直苟在家里,消息不灵通,还是范二郎来回第二批出货的结果,实在憋不住,跟她说了。

  “这都是流言,陛下光皇子就七个了,还有好几个女公子。他们出生时,中山候早死了!此事万勿再提!”萦芯皱眉道。

  范二郎唯唯称是,话题转回了鸭货上。

  “已谈了四家食肆,正好城东南西北各一家,契约已立,只等鸭子的数量再扩大!”

  萦芯不管实际操作,全权交给他出面,闻言让阿甜取来一个柿布包裹的软包递给他。

  柿布是用柿子油厚涂在细娟上,作出的一种柿棕色的防水布。类似桐油布,却比桐油布可贴身。而且因为青州盛产柿子,价格便宜许多。

  范二郎用手摸索着软包,“夫人,这里面如此滑腻,可是蓄的鸭绒?”

  “对。你说,把这东西做成被子,能卖出去吗?”萦芯一开始的目的就是做羽绒服,可惜现在的布料无法做到完全不露绒,只能退而求次做鸭绒被。

  时下有钱人的被子,除了各种动物皮毛,就是蓄丝绵、树绵。造价高昂,贫民根本不必肖想。一个平民女娘出嫁时,嫁妆里顶多有一床蓄满芦花、蒲绒的被子,就算娘家足够富裕了。

  根本不保暖。

  范二郎颠了颠手中轻若无物的布包,一时啥也说不出。

  萦芯道:“这只是个试验品。如何做成大件被子,如何彻底祛除异味,都还要继续实验。慢慢来吧。”

  这边两人还在就如何继续在鸭子身上深挖收益闲聊,坊间的流言风向又变了。

  近二十五年前的流言与公孙太卜临死的谶语相结合,最后编出来太子等六个皇子都是陛下为了“绵延子嗣”,自带的绿帽子。

  只有七皇子是陛下自己生的。

  证据是除了七皇子以外,其他太子几个都不像陛下。

  按需扎堆生孩子的孙瑾有那么一瞬间,百口莫辩。

  当年先中山候去后,孙瑾的后宫的确十年多没有任何子嗣出生。

  事关男性尊严,孙瑾直接被流言刺激到犯病,孙钊虽然心中笃定自己血脉无疑,却也不能明目张胆的自辩。

  其实,包括宗室在内的大吴三方,都不是很愿意在这个时候触怒太子殿下。但是,人言难防,察事司能协助贼曹抓那些信谣传谣的愚夫愚妇,却不能明目张胆的抓在宴会上乱甩长舌的郎君女娘。

  很快,桓楚的第三封国书将谣言之事再次推波助澜:

  桓楚说:司隶多年生灾,桓楚太卜也算出是孙钊身不配位造成的!要求大吴陛下顺应天意,换亲生的七皇子做太子!

  比桓楚国书晚一天,南晋太卜的亲笔信也到了。

  一瞬间,两个大国的太卜都以自身能为,性命做保,声称只有东吴换太子才能“长治久安”!

  一死两活三国太卜的谶语,一下子打落了孙钊身上所有的光环。近半年来,一直殚精竭虑维护朝堂稳固,用尽全力赈济并州灾民的功绩一朝全被抹除。

  孙钊缓缓行于宫墙之间,心中茫然。

  如果只有早就该死的公孙太卜一人疯言疯语,他根本不怕。可是,如今……

  谶语都是次要的,孙钊如今怕的是父皇的取舍……

  父皇是否能顶住两国同时施压……

  孙瑾能!并且必须顶住!

  嫡长子倾注了他毕生精力教养,既然两个敌国不希望他继位,那么就证明太子是最好的继任之君!

  只是,孙瑾精神上能支撑,身体却难以为继。他老毛病又犯了。

  “钊不孝,累及父皇多思多虑。”孙钊跪伏在孙瑾榻前,看着太医令又给父皇扎了一脑袋的银针。

  “传丞相、三公、九卿觐见。”孙瑾咬牙道。

  国事稠溏,重臣们都自觉在岗,很快就被大长秋请到寝殿门口。

  张皇后也得了信儿,带着皇子女匆匆而来。她已经做好准备,如果陛下废太子,她就直接以死相逼,求陛下收回成命。

  不过,事情并未往她心中最坏的方向发展。

  人全之后,寝殿中门大开,大长秋按照陛下命令,将一个花纹繁复的描金漆盒交给丞相。

  丞相验看过漆封后,撕开封条,从中拿出一卷帛书。

  张皇后、太子、诸皇子女、以及在场所有大臣都紧张的顶着丞相手里缓缓展开的诏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