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独

第307章 今天起 恢复日更!(2/3)

背影,希望他把这些话转给乐安侯孙放后,孙放能比顾毗想得更深。

  察事司初立不到一年,因为太上皇不想其为世人所知,连个正经的官衙都没立。孙放和顾毗等一班察事司统领只能在乐安侯府办公。

  这终归不是个长法……

  而且,察事司不能只监察着五州中上层,它最大的监察目标,应该是大吴各地的民生啊……

  两世为人,萦芯心中无数想法无人可说,越发感觉憋屈。

  顾毗是跟孙放在乐安侯府门口遇到的。

  那日在事发的巷子里路过的几家人中,有一个乃是张氏偏支的郎君。

  虽然当时因着乐安侯带了许多兵士,不得不忍气吞声让他搜索了府中,可是乐安侯的身份并不能让这位气性不小的张氏郎君事后不跟张氏宗子告状。

  张氏宗子乃是张大司马的嫡长子,比这偏支的小郎君脑子清醒许多,他也听他阿耶提过一两句太上皇去年好像新立了个监察机构,就是叫乐安侯掌着。

  能叫乐安侯在新帝登基大典的吉日半夜,不顾张氏如今大涨的情势,铁面无私的搜查张氏偏支全府的事情,必然不是小事。

  所以,张宗子特意等了两日,以为乐安侯过了最忙的时候,才以晚辈之卑下帖子请乐安侯孙放到张氏老宅中行小宴,给自家子侄的不逊赔礼。

  当然,顺便旁敲侧击的问问这个新设的监察机构和当日的一些内情,才是张宗子的主要目的。

  倘张氏不是两任吴帝的外戚,已经忙到脚打脑后勺的孙放才不会去他府上浪费这两个时辰。

  自从新帝孙钊不顾两派的争端,肆意提拔太子府署臣为近臣高官,已经初露“任人唯亲”的迹象。孙放才把初设的察事司上下捋顺,可不想因为得罪了张氏被别人摘了桃子。

  因为他一直没有真正静养,孙放背上的伤如今依旧限制着他的行动。

  他与顾毗几乎是同时到的乐安侯府门前,可顾毗已经身形矫健的跳下牛车,孙放却还得两个近侍小心架下车。

  顾毗小行一礼后,等孙放走上两级台阶才跟上,不等走到察事司的“议事厅”,便把嫂嫂的担忧与他原话转诉了。

  孙放听完,默然不语。

  萦芯寄希望于比顾毗出身还高,甚至比顾禺一生还顺遂的孙放理解她的意思,根本就是缘木求鱼。

  孙放其人,年轻时带兵平乱,麾下将士杀的乱民怕是只比如今的并州将军施巍不少还多。

  在他看来,哪怕半年前并州处处生乱,也只是那“老好人”施巍刀兵不利,杀人手软才会绵延不绝。

  顶着六月的烈阳,忍着后背的裂痛,奔六十的孙放已经被那些不知从哪国窜来的虫豸耗空了耐性。

  他甚至暗暗觉得,如果真如定侯夫人所虑,让这伙人搅动了那些死不足惜的“底层人”,也许可以连苗带草,一次性的解决了他们!

  孙放不说话,顾毗看着他额角不知是疼还是热出的汗,也收了话头。

  两人一直默默走到孙放的议事厅,分了主宾落座后,察事司另外三个智囊也到了。其中两个是孙放的门客,最早的一个叫代簦(dēng)的,从孙放领兵时便跟着他了。

  两人虽然已经入了察事司,可还是难免操东翁家事的心。代簦先是问过东翁去张氏赴宴是否顺利,得知孙放没有继续开罪张氏后,才开始开察事司的顶层小会。

  将察事司内的一些事情说完,已经有点相信定侯夫人说话有咒力的孙放又让顾毗再转述一遍她的担忧。

  定侯夫人因着女娘的身份,不能真正入职察事司,可有顾侯为其代言,一众司内高职探员都知道,她是察事司隐形的三把手。根本没人敢拿她的话当耳边风。

  跟着孙放最久的代簦闻言,思索片刻便道:“如今察事司在都城有羽林卫的校事(对军队内部监察的机构)、探兵(战时为军队监察敌情的机构)补充人手,倒也富裕。定侯夫人的担忧,只需多派底层探员在百姓中更加严密监察即可消除。”

  察事司能得羽林卫支持,除了是太上皇首肯,也是顾毗入职带来的好处。毕竟,羽林卫里现在有许多顾氏分支郎君任实职。

  这位代簦也是个大世家分支出身,当初因着公孙太卜临终前的谶语,察事司抓了好多信谣传谣的愚夫愚妇,筛出的几个外围的探子都是他亲自审问。

  由此,代簦自认彼时广固中下层已经为之一清。可趁着陛下登基,许多他国使节又带了虫豸进了都城,才让那个行事谨慎过了头的定侯夫人再提此事。

  也是因前事,在场的几人,包括笃信佛教的顾毗都觉得这个法子好用,可以继续用,便一致通过了更加高压监控都城底层人民的方案。

  乐安侯府虽然已经成为察事司的府衙,却没法设监牢。察事司的监牢都设在孙放城外的三套别院,夜半若有人路过,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