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三国剧组开始

第463章:返回亮剑剧组(1/2)

  许旭在自家食堂被困住了。

  原本他是打算尝一尝食堂颇为有名的金汤面,说是厨师班经过多次口味尝试,最终以酸汤鱼调制出来的味道,汤汁浓郁微辣,配上食堂酱牛肉,已然成为一道招牌。

  但自己的出现,显然在食堂里形成了一波观人潮。

  这是许旭获奖之后,在国内的首度露脸。

  星云奖啊!

  哪怕以前不知道这是个奖项的人,也在此前媒体成篇累牍报道之中,也已经是对这个国外以往陌生的奖项变得耳熟能详起来。

  现在这样一个在报纸中反复报道、联播新闻给过十秒钟、书店里一人作品构成整個书架的人物,而今是出现在面前,这让不少人是颇有一种报道里的人物走进现实的感觉。

  这在自家食堂,吃了一碗金汤牛肉面,露了一波脸后,下午,就在办公室里对《风筝》的写作大纲进行了熟悉,这在午后四点多的时候,去高科集团商谈了大半天的老许坐车回来。

  老许的脸上挺是乐呵,显然是达成了一笔合作。

  在张江地块概念频出,虽然整体股市的行情如翔一般,但在高科股价还颇有独秀意味的情况下,这种现金和股权的互换模式,还是颇有可为的空间。

  某种程度上,这其实也是一种炒股模式。

  只不过,不再是单纯的在二级股票市场上买进卖出,而是通过深入参与一个公司的开发进程取得股票,并实现股价抬升后的创收。

  这波老许去高科集团商谈,是初步谈成了一笔五千万元的开发合作意向,这笔钱将会在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两个规划板块里进行研发空间的开发。

  按照目前高科集团所持有划拨的开发面积体量所算成的重资产而言,这笔五千万的资金转入,许沪土地开发公司将会从集团的国资方面获得3.2%的转让股权,在持有一年后,可以上市进行交易。

  而一年的时间,按照为人称道的张江速度,也正是从一片白茫茫芦苇荡土地上有钢筋长出来、墙体立起来的时候,正是蓝图之上设计图正式落地的时候。

  这下班时分,父子俩从电梯里下来,没有直接上车回家,而是在周围已经建成的道路上信步走着。

  这两三年前,周围还是一片钢筋水泥、塔吊林立的模样,现在已经是高楼林立,夕阳在玻璃之间闪耀。

  父子俩在5.4万平方米区域上的井字形道路边溜达着,伴随着这几年周边高楼的陆续建成,连带着这里路面也高品质了起来。

  站在这块还没盖楼、但基本达成售出意向的1.8万方平地上,许旭看着已经建成的自家大楼和旁边的仲银大厦,在两栋大楼之间,还有不小的空挡地块,于是建议着道:“我看这些大楼之间啊,完全还可以建一些附属设施嘛,搞些什么咖啡店呐、洗车店之内放里面,特别是像洗车店这种,往后这条件上来了,就这两栋写字楼的地下停车场,就足够洗车店把生意做起来,更不谈以后咱们脚下还要再起一栋高楼出来,我看服务于周边白领完全没问题,这样的经营,都可以去让物业服务公司做起来。”

  老许摸了摸头,诶,感觉这又是一个经营渠道。

  虽然建个洗车房只是小事,对于动不动就出去谈半个亿生意的老许而言,按公司内部的重要事项处置流程,这种级别的用钱都轮不到他这么一位老总批复,财务办公室就有处置权,但这体现的是有没有商业发现眼光的问题。

  眼下,对于自家儿子这种敏锐的商业发现眼光,老许是颇为感慨的。

  这同样是来感怀一下以前这块5.4万方土地上的变化,自己看到的只是高楼大厦,却没有往这地段上还能再进行功能完善的角度上去想。

  而物业公司那一帮人每天在37层办公,但却没有这样敏锐感。

  仿佛是地方越熟悉,就越容易忽视其中的一些问题。

  沿着路边走着,就来到了不过一路之隔的绿地上。

  如同吉他拨片一样的绿地,面积足足有10万平方米,按照自家1.8万方的转让价能有3个小目标计算,面前这块位处陆家嘴核心区域内的绿地,土地价值已经超过15个亿。

  但这里没用于去盖商办楼宇,而是正在建面前这一大片的葱葱绿地。

  这样规划的魄力,许旭还是挺佩服的。

  因为若干年后,谁都知道陆家嘴区域里并不缺少一栋商办楼宇,但是这片中心绿地却是成了唯一。

  在核心区溜达了一圈后,父子俩驱车回到武康路的花园别墅。

  这又在家里呆了一天,将华夏网赴美上市时趁机炒股的事情安排完毕之后,许旭就准备启程出发前往《亮剑》剧组。

  不过临别之前,是在自家花园里,接受了来自仁字报社驻沪上分站的记者采访。

  接完采访之后,许旭踏上回归剧组的路程,在一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