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有问题。
“是呀,很多搞行政的,随便什么学历都可以了,她一个博士生,不高专业不可惜?”秦堪说。
“秦堪,你对我们做官的是不是有什么偏见?”老杨说,“我就是发现了一个问题,做干部的,学历层次还偏低,需要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加入这个队伍,让有学问的人进来卷,这样,大浪淘沙,最后留下来的都是精英。”
老杨说。
秦堪笑了笑,“恰恰相反,听别人说,有很多大领导就看不起专业人士,说读书多了的人都是书呆子,做不得领导。”
老杨点头,说:“确实,有这种人是这样认为的,他们自己不是专业人士,读书少,反而说读书多的是书呆子,其实,这就是他们的世界观,这种人,我就是要他们出局!读书多的人做不得官,这是什么理论?谬论!放屁!我跟你讲,你给我保密,我准备用3年时间,把这类人全部淘汰,换上学历高,智商高的人来管理景华市。”
秦堪举起大拇指,“老杨,我为你点赞,点一个大赞!你这就对了,这就是给景华市做了一件大好事!我对景华市不是很清楚。我们东堡县,11个人的核心班子里,读了正规大学的只有1人,其他的都是大专,或者中专,高中,有大学文凭的也都是在职的函授大学或者是电大。一群低学历的人领导一个上百万人的县,搞得好就奇怪了。”
老杨点头:“东堡县这种情况太普遍了,太普遍了,要改!要大改!”
秦堪问:“你准备让钟秋月担任什么职务?”
老杨说:“先过渡一下,在局座这个位置上干满两年,然后再考虑做我的副手。”
秦堪吃了一惊。
“干两年做你的副手?这个跨度是不是太大了一点?”秦堪说。
“不,这样很正常,如果在江口省城,她的舞台还可以更大一些。我准备让他在人事劳动局做局座,这个提报是属于破格的,我准备这两天到一下省里,这种破格,需要向省里通报同意。”老杨说。
又聊了一会,又有人来了。
“兄弟,不能聊了,我是难得有清闲的时候,等我退休不干了的那一天,我们再好好聊聊。我发觉,你虽然才30岁,但思想很成熟。不比得我的班子里,有的人40多岁了,还幼稚得好笑。好了,我送你下去。”老杨真的站了起来。
“送我?”秦堪吓了一跳,“你怎么能够送我下去?”
“嘘,别嚷嚷,你让我送。我就要别人看到。懂了吗?”老杨说。
秦堪似乎懂了,但还是不懂。我有什么价值?或者说,他对我来说有什么价值?
老杨送秦堪出来,和秦堪很亲热,见到在407的一位市里的副职,“你等我一下,我就来。”
市里的副职瞪着大眼睛,看着老杨送秦堪,大吃一惊。
老杨送的人,只有省里来的客人,他才会送到电梯门口,只有级别达到了副省,他才会送到楼下。
现在,老杨送秦堪去楼下了。
这一惊,非同小可。
看着副手的吃惊,老杨满意了。
……
很快,市里就在议论秦堪的背景。
老杨这么客气对待秦堪,说明秦堪这人的能量非同一般。
这一天,老杨突然对管干部的副手说,“做个计划,上班给我初步方案,要调整一批一把手,提拔的人选,你考虑一下景华医院的钟秋月。看看,她适合在哪个位置。”
老李低头沉思了片刻,说:“你是要破格提拔钟秋月?”
老杨说:“你说呢?”
老李似乎明白了什么,说:“好的,好的,我明白了。”
又过了两天,老李把一份干部调整的名单送过来给老杨看。
老杨毫无表情,看了好一会,涉及到的干部调整有70多人,其中有局一级一把手调整的刚好10人,其中就有人事劳动局的一把手。
钟秋月也安排了,是招标局的局座。
人事劳动局则是一个姓马的人去任局座。
老杨沉思了好一会,说:“你再回去考虑一下。”
老李明白了。这个安排他不满意。
但是,老李又不敢直接问老杨哪里不满意,最后,他试着提了一个问题:“这个钟秋月,我本来考虑让她担任更重要的职位,但是考虑到她任副处才几个月,试用期都没有满,所以就放在次要一点的位置上。不知道,这样的考虑妥不妥当?”
老杨嘿嘿冷笑一声,“按部就班,保守谨慎,这都是我们的一大毛病!为什么不能大胆一点呢?为什么这也怕那也怕?为什么一定要等到七老八十了才够格做领导?为什么对有知识的人就那样的顾虑重重?老李,你要解放思想,你要有开拓精神,你要把陈旧的观点改变一下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