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跟着大佬捡属性

第467章 没有你说话的地方(1/3)

  充爷怀着悲壮的心情住进了协和医院。

  他被安排在35床。

  没办法,即便是充爷,也只能是3个人一间病房,等做了移植后才可以住单间。

  移植后都是住单间,无菌病房。

  和他住在一个病房的,是一个来自于滇城的白墨生,他是一個肝癌患者,枯瘦如柴,满脸金黄,一脸的绝望。

  另一个是来自于晋城的吴小林,他是胆管癌,才做了手术,一脸的毫无表情,木然得很。

  充爷进来,他们只是注视了几眼,就不再关注了。

  充爷也没有兴趣和他们打招呼。

  洋河院士来了。

  他是一个人来的。

  姓白的和姓吴的眼睛一亮,大院士,他们都认识。

  平常,他来查房,后面是一群人,有些人根本进不了病房。

  今天,他一个人来。

  于是,他们才意识到,刚进来的人不是一般的人。

  院士来看他,这很不寻常。

  “别紧张。也许就是明天。”洋河院士对充爷说。

  “我不想做。”充爷突然说。

  洋河院士一愣,“这里都准备好了,重点是,机会难得啊,等了好多年了,才出现这一次机会,错过了,又要等很多年。”

  充爷说:“我不想做肝移植。”

  洋河院士说:“你又是想做秦堪提供的方案?”

  充爷点头,说:“我亲眼见到了,那手术真的做得好,5天就拔了引流管,7天就在外面散步了。”

  洋河院士说:“你怎么这么糊涂,那种技术还不成熟,才做了一例,根本没有经验。常青山教授那里,你也听过他的意见,他怎么说的?他是当今国内手术做得最好的,他的话有价值。”

  充爷说:“不,他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是秦堪。”

  洋河院士说:“你去景华医院,见到秦堪了吧?他劝你做他提供的手术方案了吗?”

  充爷摇头说:“没有。我们没有谈这件事。”

  洋河院士缓缓点头,说:“连他自己都不推荐,你越发不要考虑。说白了,这种手术,没有3年的经验积累,都不要说技术成熟。可是,伱不能再等3年。充爷,不要犹豫了,这个病人,千载难逢,又年轻,又是男性,肝脏质量非常好,放在你身上,再好不过了。”

  “但还是要吃抗排异药物,时时刻刻预防感冒,这一辈子的生活质量都不高。”充爷说。

  洋河院士不想在病房争论,事实上,他也不愿意和陈家人争论。

  于是安抚了一下充爷,就找了机会退了出去。

  姓白的病人爬了起来,说:“哎,年轻人,你是得了什么病啊?这个院士好像跟你蛮熟啊,你的手术是他主刀吗?”

  充爷不想理别人,随便敷衍一下,“他不做主刀,老了,他徒弟主刀。”

  姓白的说:“你做肝移植吗?肝移植风险好大,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失败了就完蛋。”

  他说的是事实,肝移植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成功了,要么就死了。

  充爷皱了皱眉,知道这人不是一个好的聊天的料。

  还没开始聊就聊死了。

  充爷再也不说话了。

  到了下午,出事了。

  医院出大事了。

  一个肝移植病人,都已经17天了,眼见成功了,今天下午突然出现严重病情变化,不到3小时,病人死了。

  起冲突了。

  家属高度怀疑医院处理不断,抢走了病历。

  充爷家的人知道了这事,一个个忧心忡忡。

  洋河院士出现了,他应充爷的爷爷要求,要他去安抚充爷。

  洋河院士能说什么?

  “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一般不会这样。他的配型不是很好,只有两个位点是相配的,所以风险也大些。”

  洋河院士安慰充爷。

  “我不想做移植了。真的,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充爷说。

  “是吗?你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洋河院士也担心了,这医疗事故,出不起的,给充爷做移植,成功了当然好,也是应该的,但是,失败了,只有一种结果,洋河院士就是陈家的罪人。

  洋河院士觉得和老头子谈谈。

  ……

  协和肝移植病人的死,家属闹得很大,喊来了众多媒体,医院一时间也没有好的应对措施,就连死因也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

  需要尸体解剖才有答复。

  于是,家属以为有理了,闹得很大。

  就连远在几千里之外的景华医院都知道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