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跟着大佬捡属性

第489章 难题(2/3)

海外进修学习的经历,要求更严格,综合医院必须是前10名,专科医院则必须是前20名的医院。

  没有这个经历,就不可能晋升。

  这个规定,执行得非常严格,哪怕是你有很大的成果,没有海外进修的经历,也不会给你晋升的机会。

  这位副主任医师很想跟着秦堪去进修,遇到这个制度,他愤怒地咒骂制定这规则人的。

  这名副主任医师名字叫周希汉。

  “我宁愿迟几年晋升主任医师,也要跟着秦堪教授进修两年!”手术间隙,他冒出一句。

  “别傻了,先去国外进修,晋升了之后再去秦堪教授那里进修不是一样的吗?”作为一助的主任医师说。

  “不一样。我这个年龄,正是学习的好年龄,再过几年就学不动了。”周希汉说。

  “那你今后的所有晋升晋级都要推迟,对你来说,吃亏不少。”医院是论资排辈的,晋升主任医师之后还要进三级主任医师,二级主任医师和一级主任医师。

  一级主任医师那必须是成绩突出的人才有机会,而且还要达到年限,所以,越早晋升,晋级也才有可能越早。

  但是,周希汉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学本领,要在40岁之前,特别是技能性质的学习,越早越好,迟了,习惯了的技术改变不过来。

  “我觉得我们的制度要改一下。”胰腺外科的主任说话了,“我们都要出去进修才能晋升,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也不能太过于机械。就譬如胰腺外科,景华医院秦堪教授的水平是世界上最厉害的,那我们还有必要去霍普金斯医院进修吗?去景华医院不是更好吗?”

  “主任,你说的太有道理了,我们以科室的名义向医院申请一下。我们胰腺外科去景华医院进修,要相当于去了一次国外。”另一个副主任医师说。

  手术还在进行,讨论也在继续。

  这种讨论并不耽误手术。

  就和我们开车一样,和司机说说话,根本就不会影响司机开车。

  当然,在重要阶段,关键时候,讨论会停下来的。

  “我们要联络肝胆外科一起申请。”科主任不想单打独斗,协和的领导层定力相当的强大,要他们改变主意,不是一般的难。

  协和医院百年领先,与他们的管理是很有关系的,其中,紧跟国际形势那是不败的根源之一,他们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在国内则遥遥领先,所以百年根深叶茂,越来越旺。

  想改变他们的策略,这非常的困难。

  很多时候,貌似不合理的东西,也许就是致胜法宝,有些貌似合理的东西,却可能阻碍医院发展。

  就拿出国进修这条规则,也不是国外就一定好,但是,他作为一个天条,一项制度,强化了出国进修的重要性,稳固了这条制度落实的持续性,所以说,这条规定是协和医院始终保持领先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全国很多医院都已经效仿了这一条制度,就连江东省这样比较保守的省份,也有三所医院制定了这个制度。江口大学附属一医院,附属二医院,省肿瘤医院。

  这三所三级甲等医院他们就规定了,晋升主任医师时,必须有1年以上的海外学习经历。

  当然,很多医院虽然有这个制度,但没有协和医院那样彻底,大多数的医院会变通。

  事实上,不变通也有困难,因为外语这一关并不是每个人都达到了出国进修的水平,还有就是,外国医院也不是你想去进修人家就会接受伱。

  医学强国中,英语国家并不多,而我们的医生大多都是学的英语,所以,你到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医疗强国,外语就是一大障碍。

  协和医院则不同,他们有优势,因为,他们可以挑选进修的医院,霍普金斯,梅奥诊所医疗中心,哈佛医学院,等等,他们一直有联系。

  这些医院也有教授在协和医院执业。

  秦堪没有发言。

  他认为协和的政策应该改变一下了。只是,政治正确也适合于医院管理。谁能说,不改变就一定错了呢?

  因为,出国进修与到景华医院进修并没有本质的矛盾,并非鱼和熊掌,你在景华医院进修之后,你还可以去国外进修啊。

  秦堪遇到涂清明之后,他对医院的管理,几乎就不怎么发言了,他知道,这医院管理是一门学问,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特长,不能凭空想象,更加不能影响院长的决策。

  他和温文彬是好友。他,温文彬,刘华龙被称为景华医院的三剑客,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秦堪发言,温文彬是会倾听的,不可能不影响温文彬的决策。

  今天,他们在议论,秦堪不发言,他是外人,又是事实上的当事人,他不说话才不会搅进去。

  “不准讨论了,现在进入到了关键时期。”主任发话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