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跟着大佬捡属性

第494章 一路凯歌(2/3)


  “好办?”钟秋月和刘华龙都惊问。

  “对呀!都往我们秦家村搬!我们秦家村经过几十年的变迁,一块不小的地盘,现在只有10户人家了。你们知道,那边我的农场,缺的就是人!”

  钟秋月一拍大腿,“兄弟,这可是一个好办法,既解决了搬迁问题,还解决了他们集中居住怕别人欺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从种稻米变成种菜之后,收入将大幅度的提升,做梦都会笑出声来。”

  第二天,钟秋月也没有惊动公家的司机,自己开车,带着秦堪直奔阳明水库的核心地带。

  看到一个美女,一个帅哥来了,村民们自然没有值得警惕的,而是羡慕人家,真是好青春啊,他们这个年龄,真的是金子也不换的。

  “阿婆,想在你们这里吃饭,方便吗?”钟秋月问。

  “就是没有什么好菜。”这里是偏远的农村,买肉要到集市,还要是赶集的那一天,所以吃肉不方便。

  “蔬菜就行了。”钟秋月说。

  “那行。鸡蛋,火培鱼,腊肉还有点。”老人其实不老,最多就是50多岁,但农村人显得老,主要是保养没注意。

  很快,老人就炒了3个菜。

  “你也一起来吃。”秦堪说。

  “不了,我们已经吃了。”老人说。

  “咳咳”两声,外面进来一个老头。他看着客人,也没有警惕。因为,他们不像是干部。

  秦堪和钟秋月吃着农家饭菜,感觉不错,虽不是山珍海味,但有种熟悉的味道。

  农家火培鱼是农村孩子常吃的菜,改善生活,也只有这种物产能够满足山里人的期望。所以,农家火培鱼是家乡的味道大多数人有同感。

  青椒炒茄子那也是一道熟悉的味道啊。

  “吃得这么香,你们一对情人是来游山玩水的吧?这里,很快就要变水库了,就没有在这种风景了。”

  老头子说。

  “哟,那你们将要去哪里?”钟秋月问。

  “离这里50公里外的烂泥岗乡,比这里还穷。哎,不想去啊。到哪里,怕本土人欺负。”老人说出了心中的顾虑。

  “哦,也是的啊,你们占了人家的土地,就怕人家不服。”钟秋月说。

  “还有呢,我们各家各户都分得很散,今后走亲戚都难。”

  “还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钟秋月顺势了解一下情况。

  “分的地方太穷,那边是种中药维持生计,可是,我们祖祖辈辈只知道种田,养山羊,养猪。”

  “你们没有跟上面来的人反映吗?”

  “反映了,没用。他们说,除了那里,只有更差的地方去了,譬如瓦子坪,那种连野猪都要搬家的鬼地方。我们去,不是太亏了吗?”

  “如果有这样的一个地方,分配你们种菜,养鸡养鸭,养山羊,你们的产出有人全部收购,实际上,那里是一个农场,土地是你们的,产出有人收购,价格固定,不低于外面的菜价,保证你们生活比普通农民好几倍,这样的地方,你们愿意去吗?”

  “傻瓜才不去!”

  ……

  4个小时后,秦堪和钟秋月从阳明水库核心区出来了。

  他们是带着协议出来的,全村13个组,380户人家,全部签订了协议。

  村民们喜笑颜开。

  秦堪虽然没有回家开会,但是通过电话联系,基本上与家乡那边也达成了协议,秦家村有大量的闲置土地,根本就没有办法耕种了,这些土地出卖给景华市,用于移民安置,移民利用这些土地办农场,向景华医院供用食材。

  秦家村本来就有一个旅游疗养项目了,收入非常客观,现在每家每户又有几百万的收入,他们赶紧办起来民宿。

  每家每户几百万,在农村建房子,土地是自己的,楼层又不高,一建就是一大片,很快的未来,十来片的民宿就建起来了。

  用土地换来了建筑群,很划算。

  秦堪家的民宿有30间标准房间,还有娱乐室,游泳池,游乐场,烧烤地,帐篷区,占地20亩.

  这样的民宿,即便是出租给别人,也可以养活全家人。

  秦家村的村民又是锦上添花,在外地打工的,都回来了,有些有正式工作的,也辞职回家了,村里的人口一下子增加了100多,夸张的,有个娃,在南方某省地级市做科长,进了体制内,还升了职,他也辞职回家了。

  按照他的说法,我都是有产业的人了,还在外面闯荡干什么?

  这是后话,不说了。

  秦堪和钟秋月回来,也没有声张,过了三天,钟秋月向老杨交答卷。

  他先是一愣。

  随后惊问:“都签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