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4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753章 偶遇熟人,转交一封信(1/2)

  哈市,一处公用电话亭旁。

  冷风呼啸,大街上行人脚步匆匆。

  老爹许厚田笑着走到许大海,许梅,许娟三人旁边,从兜里掏出三盒灵芝烟来:

  “在咱们老家,这种灵芝烟是1块1毛5一盒,在刚才的小卖部,却是1块零7分钱一盒啊。

  我还以为在大城市会更贵呢,没成想反倒更便宜。”

  “因为这种烟就产自哈尔滨啊,烟这种东西,在产地普遍都便宜的。”

  许大海扛起大包,笑道:

  “走吧,先去学校,把二姐和小娟儿安顿好了再说。”

  “行。”

  四人直接打了一辆出租车,挤一挤,等到了小娟儿的学校,才找了一家馆子吃午饭。

  下午处理学校的事儿。

  并且一路辗转,四人都已经疲惫的很,二姐许梅,六妹许娟两人回宿舍休息。

  许大海,老爹许厚田两人找了一处旅馆,也好好睡了一觉。

  转天上午。

  四人打车,去“冰灯游园会”玩儿,其实就是冰雪大世界。

  来到入口处,只见用冰建造的城门楼子上,有“冰灯游园会”几个大字。

  只听有旅游团的导游带队在门口,在讲冰灯游园会的一些细节。

  “今年是第十六届冰灯游园会,分成了十五个景区……为了建成他,足足耗费了14万立方米的冰,来,别掉队,跟着我往里走……”

  导游先往里走。

  旅游团的其他人纷纷跟进。

  妹妹许娟突然凑近许大海,小声道:“四哥,咱们也跟着他们啊,不花一分钱,免费听!”

  许大海瞬间也笑了起来。

  “那就跟上。”

  四个人边走边看,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冰雕更加漂亮,生动。

  视觉盛宴!

  突然。

  小娟指着前边儿道:

  “龙!”

  “嗯呐,来,幸好带了照相机,我给你们照张相,别和木头桩子似的站着,摆个造型!”

  “啥造型啊?”

  “来,伸腿,抬胳膊……”

  这年代拍照,大都比较严肃,呆板,双手插兜或抱胸,往那儿一站,拍吧!

  周围人看到许大海给二姐许梅,六妹许娟摆的比较活泼的造型,瞬间眼睛一亮。

  一些年轻人纷纷开始模仿拍照。

  至于年长一些的,虽然也很是意动,但又抹不开面子,内心越发纠结起来。

  ……

  照完相后,众人继续往前走,各种精巧的冰雕令人赞叹,置身其中,仿佛来到了另一个奇妙的世界。

  眼睛都不够用了!

  大家都像是刘姥姥逛大观园似的。

  每一座冰雕,都值得细细观赏。

  “遮各~遮各~”

  还有一些老外也在其中游览,有的会一两句蹩脚的中文,同样拿着相机咔嚓咔嚓~拍拍拍。

  旁边一对父子的对话吸引了许大海的注意:

  父亲道:“这些东西都是用冰做的,过一段时间天气转暖,也就融化了,再想看也看不到了。”

  儿子回应:“明年咱再来啊!”

  父亲摇头:“调令已经下来,我要去南方工作了,再说这些冰雕年年都不一样。”

  许大海微微沉默。

  进入九十年代,华夏的发展方向越发明确下来,大量人才向南方沿海地区汇聚,有的是自主的,有的则是接到调令。

  大量的人才流失。

  也是东北开始没落的重要原因。

  许大海想着未来的事情,眉头微蹙,心乱如麻。

  突然。

  有人从后边拍了一下他的膀子:“海哥,你也来哈尔滨了啊?”

  许大海连忙回头看去,发现是杨卫松和杨卫兵兄弟俩。

  长脸的杨卫松是结巴,没有说话,腼腆的对许大海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而圆脸的杨卫兵,则是大大咧咧了许多,一把搂住许大海的脖子:

  “咱们真是有缘!也快到饭点儿了,走啊,一起去吃饭,我请客!”

  只是他个子有些矮,搂许大海的脖子,需要踮着脚,从远处看去,就像他整个挂在许大海身上似的。

  “行了,你这样不难受啊?松开我吧。”

  “嘿嘿!”

  “别嘿嘿了,确实快到饭点儿了,那就一起走吧。”许大海笑道:“不过先说好,我请客!”

  “不行不行,我说了我请了。”

  中午。

  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