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的我,请假回村主持红白事

第17章 玄叔公,对联该由您来写(1/2)

  “叔公!明天来咱们家吃个饭呗?”

  只听这老太太慈祥的笑着开口,面对只有七岁的周尘,神情里却满是尊敬。

  周尘微微一笑,道:

  “侄外孙女儿啊,如果我没记错,你今年该满八十了吧?”

  老太太咧嘴一笑,露出满口已经快要掉光的牙,道:

  “叔公您老人家有心了,居然还记得俺们的年纪。”

  扶着老太太的那男人笑道:

  “玄叔公,明天就是我奶奶八十大寿,别的人不说,您作为咱们村辈分最高的长辈,那可一定要来赏个脸啊!”

  周尘笑着道:

  “那肯定,我侄外孙女的八十大寿我都不来,那可就说不过去了,放心吧。”

  直播间里,弹幕不断的涌出,

  【哈哈哈!为什么哪怕看了好几次,都还是觉得别扭?】

  【一个七岁的小孩子,称呼一个八十岁的老太太为侄外孙女?这谁看了谁不迷糊(滑稽)】

  【别的不说,如果无视掉周尘小朋友那稚嫩的声音的话,他跟这老太太的对话还真有点像那么回事】

  【为什么周尘这小孩越是正经,我就越觉得魔幻?他难道就没有幼稚的时候吗?】

  【哈哈哈,周尘小朋友都能成功主持一场喜丧了,还能给富商布置风水,你指望他幼稚?】

  由于周尘的出现,实在是太有节目效果,

  田园的生活直播间里,观众们的人数,还在不断上涨着。

  大家也是越来越喜欢,这个明明只有七岁却老气横秋的小孩子了。

  ……

  中午,周尘作为喜丧的主持者,去到了周铁柱家,吃了一顿宴席。

  刚吃完饭,他就迫不及待的回了家。

  按照系统所说,那《连山》和《归藏》两本书,直接发放到了他卧室的书架里。

  刚走进卧室,周尘就敏锐的发现,自己这一堵墙的书中,最左边多了两本书。

  他心中不禁一喜,明白这应该就是连山和归藏了。

  周尘走了过去,踮起脚将之拿出来一看,目中不禁顿时爆发出狂喜之色!

  只见第一本书的封皮上,正写着“连山”二字,

  第二本书的封皮上,则写着“归藏”二字!

  这两本书,如同周易一样,都只有薄薄的一小册。

  但,周尘却比任何人都更明白,这两本书的价值!

  毫不夸张的说,全世界范围内,直到现在,也没人敢说真正通晓了周易。

  就连周尘自己,也觉得只是通晓了周易最多百分之十的内容。

  即便如此,他前世都已然是自成一派的风水道学大宗师了。

  一方面,的确是由于周易里记载的知识实在是太过高深莫测,即便能理解其意思,也无法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

  另一方面,则是国内的周易专家和风水大宗师们所公认的,周易需要和连山以及归藏配套起来理解,才有机会完全掌握。

  毕竟,周易,连山,归藏,三本书加起来,才是完整的《易经》

  但,连山和归藏早就失传了,又哪里去找?

  可,现在,连山和归藏这两本不输于周易的神书,就摆在自己面前。

  周尘心中,不禁激动到了极点,当即锁上门,如饥似渴的观看起来,连周铁柱家的晚饭都顾不得去吃了。

  ……

  第二天,

  中午,

  周尘打着哈欠,准时来到了周翠花家的大门前。

  周翠花,自然就是那位满八十大寿的老太太。

  周翠花家的大院,就是寻常的农家大院,但却十分的宽敞,

  周翠花共生了六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嫁了出去,儿子们虽然早早的就分了家,可却仍住在同一个大院里,只不过兄弟们都有各自的房子。

  因此,这大院才会如此宽阔。

  老太太八十大寿,村里的亲戚几乎都来了,快接近三百多人,摆了足足三十桌。

  周家村虽然有上千人,而且理论上来说是同一个祖先,

  但,千年岁月过去,许多人甚至连远房亲戚都不是了,论关系时还得去族谱上找。

  因此,周翠花的亲戚们,才只来了三百多人。

  大家之所以共同推举周尘当族长,非但是因为按族谱来算,他是村里辈分最高的。

  也是因为,周尘的父亲和爷爷都对全村人有大恩,周尘这个族长,相当于能联结起整个村子的感情纽带,乃是核心中的核心,

  眼见着周尘走入大院,

  众人都是满脸笑容的向他问安。

  “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