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村民

第165章 李奎运用《曹刿论战》(1/2)



李奎没有预料到的是,老头会犯了高血压晕过去。
  李奎告诉小刘,就在这个饭店,找一个座位,点几个好菜,我们俩今天好好的喝一顿。
  小刘开玩笑:“我都饿的前胸贴后背了,要点十个菜。”
  李奎却很认真:“没错,就点十个菜。”
  小刘疑惑了:“李总你还有客人?”
  李奎没有回答是,还是不是,只是说了一句:“你点吧,我十分钟就到。”
  李奎到了饭店,小刘坐在一张桌子边等着李奎。
  看见李奎进来,急忙迎了出来,看见李奎一个人,问道:“其他的客人一会儿过来?”
  李奎扫视着饭店里面:“今天就我们俩个,放开了吃,放开了喝。”
  小刘指了一下,里边靠墙的正在吃喝的一桌人:“就是那桌,还在喝,好像喝的很开心。”
  李奎看了一眼,对小刘嘱咐着:“让服务员给那桌人上两瓶好酒,记到我们账上。”
  小刘笑着点头,去了收银台。
  小刘回到座位的时候,服务员已经开始上菜了,小刘看着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李奎一边往杯子里倒酒,一边说道:“饿了先吃点,一会儿准备好大喝一场。”
  小刘也不客气,自己先吃了起来,还没吃几口,小刘一直监视着的那桌,就有一个人,端着酒杯走了过来。
  小刘明白了李奎,为什么要给那桌人,上两瓶这家饭店里最好酒了。
  李奎见有人过来了,站了起来,非常客气的请来人坐下。
  酒局,有的时候,也是解决困局的一个办法。
  有一个人过来,就会有第二个人过来,这桌的人越来越多,那桌的人越来越少。
  小刘明白了李奎的安排,不得不承认,李总就是李总。
  酒桌上的气氛很融洽,就好像和这些人,白天根本就没有发生不愉快,就像一伙老朋友一样,聚在一起喝酒聊天。
  小刘忙着上酒,倒酒,偶尔也和这些人喝一杯。
  小刘想起了一个典故,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这李奎是一顿大酒,尽释前嫌。
  还有两家,想给儿子买楼房,让李奎给予照顾。
  李奎在酒桌上也只能说,肯定给提供方便,让他们买到满意的房子。
  价格上,没权做主,这是股东开会定了。
  还在政府部门备了案的,擅自降价或者涨价,就是几个股东同意了,政府部门知道了,也是要罚款的,一罚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这些人也没法说什么,还得给李奎敬酒,表示感谢。
  李奎的解释,说的无懈可击。
  但李奎也明白,这些人也都是为了利益,没有利益,说翻脸就翻脸。
  李奎看着这些人,喝的差不多了,又让小刘准备了一条好烟,每人发了一包,都客气的离开了。
  这些人离开,李奎和小刘才有时间吃饭,两个人吃完饭,李奎原计划是去医院,看望一下那个老头。
  陪着这些人喝了不少酒,李奎有些醉意朦胧了,只能是明天再去了。
  如果老头没有住院,那就去家里。
  这顿酒,喝的还是很有效果的,那些在售楼部叫骂的人,其实也不是什么多坏的人,也不过是一些底层的老百姓。
  都抱着我是光脚的,不怕你穿鞋的心态。
  李奎在售楼部里,看到这些人弄的乌烟瘴气,蛮不讲理,也很生气。
  很想报警,让警察来把这些人弄走,那样关系就很僵了。
  这些人也没有犯什么罪,最多就是拘留上几天,或者带到派出所里,批评教育一下。
  过几天,这些人也许还会再来,会更有恃无恐的闹事。
  因为他们看到,你就算报警了,也没有把他们怎么样,那样就把自己弄的很被动。
  这样会在社会上,传出去一些谣言,产生的不良影响,会越传越广。
  才刚刚起步,就传出去坏名声,对以后的销售会产生影响。
  这也不是独家买卖,已经有几家公司,开始了房地产开发的运作了。
  李奎也想到了,动用社会上的一些人员,最后还是作罢,利用人性特点,才是最好的选择。
  等这些人,真正看到了被人白白利用,内心也很不舒服。
  谁都不会乐意,无缘无故的去得罪人,更不会乐意去得罪有钱人。
  李奎在售楼部,面对这些人的吵闹,看着这些人吵闹的没精神了,就来一句,刺激那些人继续吵闹。
  是因为李奎坐在那里,想对策的时候,看着这一群气势汹汹的人,忽然想起来,小学课本里的一个文言文故事。
  李奎记得课本里《曹刿论战》,里面有几句话:“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就现场应用了一下,没想到的是,李奎很快就看到了试验的效果,还是真的不错。
  在售楼部里面的人,都看到李奎很平静,一脸的淡定。
  根本无法想象李奎的内心,在考虑的是什么,更不会想到,李奎会想到小学课本里的故事。

  还搬到现场试验,要是有人知道,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