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叫沈烈张静修的小说

第563章 济世良药(2/2)

在欧洲,瓦特,诺贝尔这样的能工巧匠,可以通过发明创造而发家致富,甚至青史留名。

 他们富裕了之后,便有了示范效应,成了其他工匠的榜样,甚至社会上名流,于是便又带动了更多的发明创造。

 如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而在大明的读书人眼中……

 这些。

 是上不了台面的奇技淫巧,是不屑于去学习的。

 此时。

 沈烈想起了天津左卫中连饭都吃不上,每天蓬头垢面,连裤子都买不起的工匠营,一切便有了答案。

 “因为……工匠的地位太低。”

 甚至活的不如狗。

 甚至于。

 连后来的天启皇帝,只是因为喜欢做木匠活,对手工业产生了兴趣,便被清流言官污蔑成了昏君。

 在这种环境下。

 大明的工匠,哪来的原动力去搞发明创造?

 工业革命又从何谈起?

 口中默默的念叨着,沈烈眼睛眯了起来,心中便又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心中一动。

 看着那空旷的田野,沈烈摸着下巴琢磨了起来,该怎么提高工匠的地位呐,最好的办法。

 莫过于办学校,传播技术了。

 一窍通,百窍通。

 沈烈决定拿出一笔银子,在这沈家庄里划出一块地方,办一个培训纺纱技能的学堂。

 再贴出布告,在这沈家庄附近,十里八村里招募一些吃苦耐劳的乡间女子,进入学堂来学习使用并联纺纱机。

 再找来一些纺织技艺精湛的女子,让他的娇妻,爱妾,和丫鬟们领着招募来的农妇们学习纺纱。

 学成之后。

 便可以让这些乡间女子,去即将开工的纺织工厂里做工,顺便也给自己的娇妻爱妾找点活干。

 “如此……”

 沈烈琢磨着,随着技艺的普及,技术的传播,在大明这块土地上,早晚会出现瓦特和诺贝尔那样的人。

 这工业革命的事……

 不就成了么!

 随着沈烈眉头舒展开了,似乎找到了一剂救世良药。

 不远处。

 亲卫刀十三急匆匆走了进来,在沈烈耳边低语了起来:“大人……通州谷物所那边……有人闹事。”

 沈烈微微皱眉,立刻便不乐意了,冷声道:“什么?”

 谷物所有人闹事。

 也正常。

 打从今年秋天开始,刚过了农忙时节,雨水便开始变得充沛起来,才刚入冬便又下了一场好雪。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

 来年必有一场罕见的大丰收。

 可如此一来,那些高价收购了期票,赌来年灾荒,粮价暴涨的倒霉蛋自然坐不住了。

 只怕是寝食难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