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流番外

第411章 赈灾(1/2)

 散了朝。

 朱翊钧怒气冲冲回到了西苑,狠狠踢翻了一张椅子,在侍卫们战战兢兢的陪伴下,将张四维,申时行一众阁臣召集起来商议对策。

 这几位阁臣也没别的办法,只得批条子开常平仓赈灾,再让各衙门发动家中有存粮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们募捐。

 忙忙碌碌了一上午,几位阁臣急匆匆走了。

 朱翊钧脸色却越发铁青,作为自幼接受过大明帝国完善储君教育的天子,他知道,大灾过后必有大疫。

 倘若不能将这些陕西灾民尽快安置妥当,真饿死了一些人,只怕一场大瘟疫已经跑不掉了。

 在厅中急切的跺着步子。

 沉吟着。

 终于从朱翊钧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字:“备车.......去太师府!”

 可当半个时辰后,皇帝的车驾停在了太师府门前,却被前来迎驾的张简修告知,张居正的病情再次恶化,此时已经不能见客。

 朱翊钧怔怔的站在太师府门前。

 失了神。

 午后。

 西郊。

 白云观。

 檀香袅袅之中,吟唱着道经的出家人以悲天悯人之心开坛做法,而大殿内,宫女们将太后,皇后搀扶了起来。

 赶忙端来了清淡的白粥,小菜......

 可李太后实难下咽,只是不停的向着掌管钱粮的大太监询问着,从宫中带出来的粮食还剩下多少。

 钱粮太监一脸苦涩,只得如实禀告,宫中虽然有些存粮,可上上下下几万口人也得吃饭呀。

 李太后面色一沉,罕见的大发雷霆:“宫里的少吃一顿饿不死,从今日起......这宫中上下一日一餐,省下来的粮都搬来赈济灾民!”

 钱粮太监只得赶忙应诺:“奴婢谨遵娘娘懿旨。”

 纷乱中。

 白粥馒头煮了一锅又一锅,一听说太后,皇后都出宫赈灾了,不少大户人家便纷纷拿出来存粮,派出了人手来帮忙。

 随着天色渐晚,几万灾民终于填饱了肚子,在道路两旁和衣而眠,密密麻麻的人群遍布于官道两旁。

 李太后也终于松了口气,从道观中徐徐走了出来,流速白云观的太后,用一双眸子看着这般凄惨景象,心中不由得焦灼起来。

 今天是熬过去了。

 可明天,后天呢......

 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呀。

 此时。

 火把林立的城门处,突然响起了一阵马蹄声,有几辆气派的四轮马车出现了,那满载着不知什么东西的马车上。

 一个个英姿勃发的年轻御手,都穿着鲜红的鸳鸯战袄,熟练的驾驭着车辆钻进了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

 李太后微微错愕,向着左右问道:“这是哪来的兵丁?”

 这奇怪的马车似乎看起来有点眼熟呀。

 左右赶忙去询问。

 不多时。

 几个太监急匆匆赶来回来,带回来了最新的消息,还有用食盒装着的一堆土豆,几颗烤白薯,喜滋滋的将这独特的食物摆在了太后面前。

 “禀太后......东厂沈大人叫人送来了一些吃食......”

 看着这热气腾腾的土豆,有些烤焦了的番薯,李太后觉得有些懵,便与王皇后对看了一眼,尝试着拿起了一颗烤白薯。

 土豆她自然是见过的,可这烤白薯......

 看着有些新鲜。

 太后尝试着一口咬了下去。

 这味道......

 说不上美味,也说不上难吃,不过就是不太容易咽下去,太后赶忙拿起了一旁的茶碗喝了口凉茶,才咬着银牙咽了下去。

 “咳咳。”

 一旁皇后也被呛的发出来几声轻咳,于是太后,皇后又看了一眼,黛眉同时皱起,开始认真端详剩下的烤白薯。

 “这......”

 很快皇后得出了结论:“难吃了点,不过......顶饿。”

 她的饭量不大,可也只是吃了一口,便觉得饱饱的,肚子里面开始发胀,感觉和观音土差不多,不过......

 这绝对不是能吃死人的观音土。

 绝对是可以吃的食物!

 拿着半截烤白薯,太后忍着肚子发涨的感觉,向着皇后徐徐道:“吃吧......莫要辜负了沈千户一番美意。”

 皇后点点头。

 娘俩只好硬着头皮,将这奇怪的食物一口一口咽了下去,各自吃完了一块白薯,娘俩觉得这滋味可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