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纨绔之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第三百四十七章 多番谋划 曹斌的目的(1/2)

  忠靖候府。

  午饭刚过,荆襄的信使就到了。

  “禀告侯爷,关将军已经集合两万人马在江夏登船。”

  “顺流而下,最多二十日,即可赶到歙州。”

  曹斌闻言立刻手书一封,吩咐道:

  “告诉关将军,抵达两浙之后,可先于池州屯驻,等待本候调令!”

  送走信使之后,曹斌又叫来武松和鲁智深吩咐道:

  “卢俊义将军暂被朝廷派往杭州掌兵。”

  “你们持我将令,用本候修建别院的名义赶到杭州,暗中助他行事。”

  “若杭州知州与他为难,可用我的将领暂时将知州羁押,务必帮助卢将军快速掌兵。”

  方腊的大本营在睦州清溪县,正好被歙州与杭州夹在中间。

  曹斌为他织造的大网,关键节点,就在歙、杭两州。

  虽然他手里能够调动的兵马不过三万人,但并没有太过担心。

  就算方腊拉起十数万乃至数十万的起义军,对他来说也是乌合之众。

  大宋各地的禁军是虚外守内,方腊或许能够碾压两浙禁军,但绝对不是边军的对手。

  两浙禁军不仅兵少,还缺乏训练兵甲,缺少良将,比民夫也强不了多少。

  鲁智深闻言,却有些迟疑,问道:

  “侯爷,您的将令是否能够节制杭州知州?”

  他曾在朝廷为官,对官场十分清楚,曹斌现在并没有江南实际的差遣,按理说管不到杭州。

  若是擅自羁押杭州知州,朝廷必会问罪。

  曹斌摆了摆手道:

  “放心,朝廷的任命很快就会下来。”

  “本候将任两浙观察使,江南诸路兵马总管。”

  虽然朝廷给卢俊义封的武职不低,但也压不住杭州知州。

  曹斌就是不放心这些文官,才派武松两个家将前往,他们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曹斌本人。

  如此,杭州知州等文官才可能会积极配合,若他们连曹斌都不顾及,那就直接羁押。

  现在还不是大张旗鼓从京城派兵的时候。

  方腊正蠢蠢欲动,神经可能会有些敏感,一旦刺激到他,可能还没等曹斌布置妥当,就会提前起事。

  打发武松二人离开后,庞秋霞身边的白莲社教徒送来消息:

  方金枝已经将辽国的消息送往摩尼教本部。

  曹斌见此,更加放心起来。

  辽国的支援也是拖延方腊起事的一个因素。

  若他想稳妥,增加造反的成功率,必定会等着辽国的支援到位。

  想到这里,他笑了起来,叫来一个家丁道:

  “去请金枝姑娘,就说本候要踏春出游,请她作陪。”

  摩尼教众人,庞秋霞是相信曹斌下凡救世,终将推翻朝廷,建立人间神国,信仰白莲最深。

  方金枝是模棱两可,虽然信信仰逐渐加深,但始终不忘仇恨,顾念亲爹。

  其余人大部分都是真正跟着方腊的造反分子。

  而且他们江湖出身,习惯了无法无天,一向对朝廷抱有轻视和敌意。

  今天曹斌打算让这些草莽见见世面,定叫他们知道,若没有辽人的支援,摩尼教仓促起事必然失败。

  也好叫方腊死心塌地地等着那永远不会到位的辽国支援......

  听到曹斌的吩咐,那家丁并没有迟疑。

  方金枝现在的身份是江南百花楼的花魁,曹斌叫她作陪,再正常不过。

  待方金枝乘坐软轿赶到忠靖候侯府时,见曹斌正在门前马车上等待,连忙下轿行礼,随后好奇问道:

  “侯爷雅兴,要去何处游玩?”

  曹斌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伸手道:

  “金枝姑娘初次进京,想要游览何地?”

  方金枝见曹斌伸手借力,她犹豫了一下,直接搭上曹斌的手臂,登上了马车。

  只是让她猝不及防的是,登上马车之后,曹斌竟未放手,还十分不客气地摆弄起来道:

  “金枝姑娘好美的细手啊。”

  方金枝哪里受过如此调戏?

  有心抽离,但想到自己现在的身份,只得按捺下来,暗自安慰自己道:

  这是为了教中大业......

  头次见面,她被曹斌狠狠打击了一番,随后毫不留情地把她抓了起来。

  还以为自己的相貌不入他的法眼。

  此时,她心里暗恨的同时,竟不自觉隐隐有些得意。

  这时,一名军士突然突然从街头跑了过来,道:

  “禀告侯爷,今日是军营考核之期,王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