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诡谈

第一百一十一章 黄泉狱主身份猜测(一)(1/2)

 陈可认为湖里的庞然大物不是铜鳞蛇。

 “理由呢?为什么你会觉得不是?这地方是黄泉吧?这地下湖泊可以视为忘川河水吧?”

 刘志军在这方面对自己的认知十分自信,毕竟自己是专门研究这方面的民俗学者。

 “也不一定就是忘川河水吧?黄泉这两个字,本来就有代指‘地下水源’的意思,说不定黄泉村三个字就跟这水有关系而不是跟阴曹地府有关呢?”

 陈可也不知道怎么的,脑子里突然想到了这种可能性。

 “这怎么可能呢?咱们找到的哪一条信息不是指明这地方跟阴曹地府有关联啊?何况黄泉村还有许多繁杂的祭祀活动,民间崇拜里面是有崇拜河流的,但之前找到的文献里面没有一丁点儿关于这地下湖泊的记载。

 如果当真如此重要,为何会避而不谈呢?仿佛这地下河流就是不值一提一样。”

 刘志军十分认真地说。

 陈可被反驳得无言以对,事实胜于雄辩,他也很清楚如果拿不出证据去作为自己论点的佐证,那他刚才说的那个猜测就站不住脚。

 但他又确实感觉刚才跟自己对视的东西不是铜鳞蛇,他也不知道这种感觉从何而来。

 “好吧,黄泉是黄泉,但是刚才我看到的东西单论,虽说那条尾巴看起来像是蛇,但……”

 陈可说到这儿叹了口气,“算了,不重要。”

 一旁的谢勇超一直在做思考状,见陈可不再说下去了,他突然开口问起了黄泉狱主的事情。

 “之前咱们不是本来要说黄泉狱主的事情吗?然后因为啥事情就耽搁了,反正现在咱们陈医生要休息,刘志军儿,你接着那个话题聊下去,黄泉狱主到底是什么?”

 刘志军显然没料到谢勇超会问关于黄泉狱主的事情,他想了好一会之后这才摇头道:“其实我了解的也并不比你们多,之前不是跟你们说过,如果我能把黄泉狱主的身份弄清楚,那就能填上民俗神话中的这一块空白吗?”

 “一点儿消息都没有?”谢勇超不太相信,“你刘志军儿既然对黄泉这么感兴趣,肯定事前做过不少功课,而黄泉狱主又是这儿的一方霸主,你怎么可能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我真不太清楚,九狱九泉这其实是道家的说法,而且说起冥界更多人熟知的民俗中的说法是被分为了十殿,并且设置了十殿阎王。”

 “森罗十殿还是十殿阎王是吧?”

 “没错,一殿秦广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阎罗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转轮王。

 不过阎王爷其实并不是冥界的主宰者,在这十殿阎罗之上还有酆都大帝、后土皇地祇、太乙救苦天尊、东岳大帝等等冥界的大神。”

 听刘志军这么一说,谢勇超又问,“那十殿阎罗之中的某一位,会不会就是黄泉狱主啊?现在不都流行职务兼任的说法吗?”

 “大概是不会的,所谓九泉大多记载都是‘北都罗酆’,这是道教的地狱世界中心,其主宰者是‘北帝大魔王’也就是酆都大帝。

 ‘罗酆’一词最早是见于东晋时期,如《抱朴子内篇·对俗》中就有记载,‘先鬼有知,将蒙我荣,或可以翼亮五帝,或可以监御百灵,位可以不求而自致,膳可以咀茹华璚,势可以总摄罗酆,威可以叱咤梁成,诚如其道,罔识其妙,亦无饿之者。

 有关罗酆这个词汇东晋道士创作的《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也有这个词的记载,‘泉曲之府,北都罗酆。’

 道藏中‘北都,玉都也’这里的‘玉都’就是指酆都,‘北都罗酆’还有‘酆都泉曲府’、‘酆都右府’等这些名称都是指的同一个地方。”

 众人听后都是皱眉思索,陈可想了想问道:“酆都大帝就是统领北都罗酆的主宰,而这北都罗酆之中的第三狱黄泉狱的狱主,应该就是他的手下了,从这点着手的话,是不是就能推断出这位黄泉狱主的身份了?”

 刘志军听后点头说道:“是有几分道理,不过我之所以没把这些跟我想的黄泉狱主联系上,主要是有方位逻辑的问题。”

 “什么意思?”傅诗音问。

 刘志军开口回答道:“在道教之中,‘北都罗酆’是北海九幽之山名。

 道藏中有记载,‘罗酆,山名也’再详细一些便是‘罗酆是北海九幽之山名。’”

 “这儿怎么看也不像是广西北海啊,难不成,咱们一进入这个地方之后就被转移到了北海?还是说这地方本来就是在北海,进入这里的那个山坳口就是一个虫洞?”

 听谢勇超的自言自语,陈可苦笑摇头,“你这听起来好像有些逻辑,实际上全是放屁,神话中的北海,那是广西北海吗?”

 “那不然是哪儿?”谢勇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