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穿越刘禅

第三十六章逐一审问,再笼人心(2/2)

与王离等不同,可以直接拉拢。

 李世民结合蒋琬提示,加上自己方才对杨戏的试探。也认为杨戏可以直接拉拢。

 于是便欲借假传公文一事,彻底绑住杨戏,让杨戏今后为自己所用。

 思虑一番后,李世民令黄皓拿来笔墨,向杨戏厉声道:

 “汝所言之事,朕未能全信。不过既然有蒋公琰为你证明,那朕也不想再过多追究。

 只是,假传公文一事,不论汝是否参与谋划,汝却是实实在在做了。

 这样吧,朕问汝一事,汝一定先想清楚,然后在认真回答朕。”

 杨戏见陛下有放自己一马的意思,不禁长舒一口气。

 “陛下请问!”

 李世民行至杨戏身侧,一手搭在杨戏肩上,沉声道:

 “汝等益州士族,大多对朕颇有微词,更有甚者不惜派出刺客、散播谣言、破坏平叛,只为让朕妥协,放弃北伐继而一统天下之志。

 这诸多事情,汝即使未曾直接参与,也跑不了一个间接参与或者知情不报。

 无论如何,朕都可以既往不咎。今日朕需要汝表明态度,是就此投靠朝廷,为北伐出力,还是继续行诸如‘参与伪造公文’等于朕为敌之事。

 倘若汝愿意如王平等人一般,从此真心为国家出力,效忠朝廷,那今日之事朕全当未曾发生。

 倘若汝执迷不悟,那朕大可以拿‘伪造公文’一事大做文章,清除汝这个隐患。

 汝可要想清楚,朕给汝十息的考虑时间,时间一到朕就要答案!”

 说罢,李世民喊道:

 “一息……”

 杨戏闻言,心中大乱。虽说自己本身对于陛下北伐之事并不反对,只是益州诸公大多持反对态度,自己也是身不由己,无奈只能随波逐流。

 如今只有十息时间,确实不够自己多想,只能遵从本心。

 正思量间,陛下口中喊道:

 “十……”

 杨戏,猛地摇摇头,试图让自己清醒,而后双眼一闭,艰难道:

 “臣,愿投奔朝廷,从此任陛下驱使!”

 李世民闻言,龙颜大悦。

 但见杨戏似乎心中还有顾虑,李世民笑道:

 “文然,汝既然投奔朝廷,那朕自当为汝解心中之忧。

 朕知汝念旧,对朋友诚恳、忠实。如今汝投奔朕,自然要与昔日益州派内三五好友站在对立面。

 朕早就为汝考虑到了,平日里汝还如往常一般,并不需要明着站在朕这一边,

 只是在朕有需要之时,汝不要忘了今日所言即可。”

 杨戏见陛下不但没有借机以伪造公文之事打压自己,反而处处为自己着想,大受感动。

 不禁跪地叩首道:

 “陛下处事公正仁义,思虑周全,臣深感陛下厚德。至此拜谢陛下对臣之礼遇,日后臣定追随陛下,甘愿效犬马之劳!”

 李世民见杨戏一次说了这么多话,知道杨戏是诚心归顺,于是赶忙扶起杨戏。

 “今日之事,汝切勿向人提起。明日朝堂之上,朕欲大事化小,平息益州、荆州诸公争端。汝只在一旁冷眼旁观即可。”

 见杨戏答应之后,李世民改变想法,并未让杨戏如王离那般亲自写下“认罪书”,而是直接屏退了杨戏。

 在李世民看来,杨戏这样的性情,胁迫与他反而适得其反,只需一番礼遇便足以令其死心塌地。

 之后,李世民又分别见了柳伸、何祗、李福。

 除李福外,柳伸、何祗均如王离、杨戏那般被李世民针对性格特点,恩威并施最终归心。

 李福此人,嗅觉太过灵敏,并且思想极其顽固。李世民再三试探,并未得到令自己放心的答案。

 于是干脆不做拉拢,只做了一次利益交换。扯皮半天,最终李福答应交出家中一块土地以及部分雇农,来免除自己“伪造公文、欺君罔上”的罪名。

 一切处理妥当,李世民也令那几名狱吏、狱卒就在金银殿中休息,等待清晨朝会,上殿认罪。

 epzww.com      3366xs.com      80wx.com      xsxs.cc

 yjxs.cc      3jwx.com      8pzw.com      xiaohongshu.cc

 kanshuba.cc      hmxsw.com      7cct.com      biqu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