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穿越刘禅

第四十七章大破冉駹夷(1/3)

 马岱见陛下如此重视强端,又想到汉中之时强端曾斩杀吴兰示好曹操,心中便暗暗将强端记在心中。

 “末将定然不露声色将强端盯紧,一旦发现其有异志便迅速禀报陛下。”

 李世民点点头,继续道:

 “至于第二件事,需要汝与马承二人一起来办,并且尽量不要太过张扬。

 朕今日先将此事交代与汝,此战过后,汝自行与马承知会。”

 马岱闻言,点头称是,而后等着陛下吩咐。

 “朕之前在朝中设立百骑司,下辖‘飞骑卫’‘鸿胪卫’。

 如今两卫任务逐渐增多,但是两卫所辖之兵确是不甚够用,尤其飞骑卫,凤凰岭一战便折损近半。

 吾欲在益州本地兵源之外,甄选飞骑卫可用之兵。

 形势所迫,朕可选之兵源极少,昔日丞相所设无当飞军、连弩士等,又皆只擅长山地战。

 吾之飞骑卫,应该马上马下皆可以一当十,如先帝白毦兵那般忠勇善战。

 思来想去,目前也只有雷定、杨千万等羌氐氏族、汉中以及雍凉边地之民可为朕所用。

 朕令汝与马承,借为蜀中增添民户之名,暗中甄选可入飞骑卫之兵。

 汝等当与朕所说之处选定年过弱冠之青壮,留其善战者,试其忠心。

 而后令合格之人以50人队为单位,前往成都见朕。

 到成都之后,令其都伯率队自皇城后山小门而入,尽量不要声张。”

 马岱闻言大惊,没想到陛下考虑竟然如此周全。

 不用益州之兵,是因为目前益州诸公正与陛下势同水火,难免会有细作潜伏其中。

 着重收编西凉羌氐或边民,一是有自己及兄长威名在,忠心有所保障。

 二是此地民风彪悍,人人皆善骑射。陛下能轻易培养出“以一当十”之兵。

 想到此处,马岱赶忙躬身拜道:

 “陛下雄才大略,末将不胜钦佩,末将定不辞辛劳,为陛下甄选忠勇善战之士!”

 李世民闻言不禁内心喜悦,轻声道:

 “此间不宜高声,待此战凯旋之时,朕定当敬酒以谢将军!”

 马岱连忙点头称是。

 “之后朕当向魏延将军知会一声,令魏延将军暗中支持与汝。

 马承那朕也会给予一个方便行事的职位,到时汝二人只管为朕甄选可战之兵。

 只要朕不下令,汝等就不必停止。”

 两人一路商议,及黎明时分已至预定埋伏地点。

 李世民一边命令士卒就地取材制作火球,一边领着张嫣、马岱伏于山林之间观察敌军情况。

 此处乃敌寨东边一座高山,与对面高山正好将敌寨所处矮山夹在中间。

 李世民向下看时,只见敌寨只有南北两门,南门面向官军大营,地势偏低。

 北门则是计划中的“后门”,此门背靠山脊,仅有一条窄路通向后面。

 北门地势稍高,整个营寨东西连着高山山脚,南北正好卡在矮山半山腰险要之处。

 不论从哪个方向单独来攻,皆难以成功。

 看到敌人山寨不仅墙高城厚,而且正好坐落与四周险峻的缓坡之上,李世民不禁感叹此间平叛之艰辛!“

 过不多时,众人已将若干火球准备妥当。

 李世民令随行暗卫四处查探,确认自己是否被敌军发现。

 待暗卫走后,李世民又令士兵轮流休息。

 一切安顿好,众人便隐于山林之间,只等正面张翼等人与敌军相交。

 及至清晨,下方城寨之中忽然人头攒动,蛮夷青壮皆披甲持戈,牵马集结于城寨校场之中。

 有几员蛮将也各自整装立于校场高台之上。

 而后城寨之中老幼妇孺皆各自锁了家门,携带一应日常所需之物,三五成群等待出城。

 李世民见状,知道蛮夷即将举族南迁,赶忙示意众人禁声掩藏。

 不久之后,城寨后方一波蛮夷在少量蛮兵护送下,自北面各小寨之中鱼贯而来。

 李世民向北眺望,目光所到之处,蛮夷携老扶幼如长蛇一般,望不到尽头。

 张嫣见此情形,不禁惊讶道:

 “阿斗哥哥,如今蛮夷这般接连不断向南而行,吾等如何奇袭?

 莫非要待此间蛮夷皆过了下方大寨?

 但如此一来蛮夷前军与张翼等交战,后方蛮夷得了消息,不敢向前怎么办?”

 马岱闻言,也凑到陛下近前,低声道:

 “陛下勿忧,以末将所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