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隐朱元璋

第421章朝廷有银子了,那咱们的俸禄是不是该涨涨了(1/2)

 朱元璋本来还挺高兴的,可看到如此多的人替宋隐请功,渐渐不淡定了。

 他极力的克制,但脸色到底还是越来越黑。

 尤其是听到有人说宋隐用百来万的糕点生意,就让刁民积极交税。

 朱元璋不否认这种手段确实有奇效。

 可什么上百万?也才二十来万好吗?

 况且这银子还是皇后赞助的,他一分钱都没出,可功劳他全占了。

 朱元璋肺都快气炸了。

 一个个大臣还敢上赶子给宋隐邀功。

 自己不办他一个贪污就不错了。

 “皇上,大明如此发展下去,不出几年,定然能迎来盛世,超过历朝历代。”

 文武百官一个比一个兴奋,税收如此高,说明大明经济发展巨大。

 衡量一个王朝的实力,离不开经济。

 同时,经济也等同于实力。

 只有庞大的经济才能支撑得起强国的地位。

 试问哪个国家,谁不在竭尽全力地发展经济。

 可是毫无疑问,没有一个国家的速度能超得过大明。

 朱元璋当然明白这点,可是让他嘉奖宋隐,那绝对不可能。

 大不了到时让锦衣卫毁掉一张宋隐的罪证得了。

 反正这小子啥都不缺。

 朱元璋甚至还非常好奇,宋隐的小金库存有多少银子?

 “众爱卿所言极是,宋隐确实劳苦功高,让大明得以迅速发展。”

 “但是各项政策还未完结,嘉奖什么的留待结束后再一起算。”

 宋隐功劳的成效,众人皆知,如果否认,说不定会引发众怒。

 虽然朱元璋并不怕文武百官有意见,但他再强势也堵不住天下百姓之口。

 他还是相当在意面子工程,担心民心背离。

 朱元璋回答得如此模棱两可,文武百官心里也明白了。

 知道再说下去,朱元璋必定动怒。

 况且宋隐现在已经官拜正一品,再往上升,就只有进内阁了。

 但内阁凌驾六部之上,由宗亲组成,又哪是外人随意能进的。

 哪怕朱元璋再宠宋隐,也不会轻易让他进内阁。

 见朱元璋这么说,宋隐忍不住瞄了朱元璋一眼。

 这老家伙明摆着是既想自己不断地替大明谋福利,又怕自己获得更多好处。

 不过宋隐也不会把这事儿放心上。

 而是云淡风轻地开口,“皇上英明!”

 “任何国策都需要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臣自当为大明尽心尽力。”

 宋隐这话落落大方。

 但朱元璋心里却暗自诽谤。

 这小子,明摆着就是内涵自己小心眼。

 哼!

 想要嘉奖是吗?

 门儿都没有!

 此事让朱元璋跟宋隐又杠上了。

 户部的事情汇报完后,别的部门也开始做汇报。

 几个部门汇报下来,看得出来,大明整体国力都得到了提升。

 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甚至民生都有了很大提高。

 通过各部的汇报,宋隐发现有一个名字,多次传入耳中。

 此人叫方孝儒,是一名儒家学士,在民间小有名气。

 不过宋隐也并未放在心上。

 就在各部门汇报进入尾声,眼看早朝即将结束时,宋隐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皇上,臣有事启奏!”

 听到宋隐有话要说,所有人立刻都向他看了过去。

 毕竟现在各部门都是围绕着宋隐的方案来工作。

 朱元璋则一脸戒备。

 就怕宋隐又给他出什么难题?

 “皇上,现在年关将至,也是时候给各官员及国企人员发放俸禄及奖金了。”

 “户部已经做好统计,皇上若是有任何指示,臣也好及时作出调整,若是皇上没有新的指示,那么臣就按照规定发下去了。”

 听到宋隐说的是俸禄一事,众人马上议论起来。

 大明所有部门的官员,以及皇室子弟,藩王及内阁成员,还有国企,都需要朝廷发放俸禄。

 俸禄在大明所有开支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

 户部掌管着国库,也负责发放俸禄。

 朱元璋身为一国之君,自然也有调整俸禄的决定。

 所以俸禄一事,主要由朱元璋和宋隐两人定夺。

 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