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截杀了不少倭国海船,立下大功。”
一切都在往好的局面发展,虽然倭人作战勇猛,且他们的武士道精神让他们狠起来不要命,可架不住大夏的战舰是降维打击啊!
再厉害的刀,在火药面前也是白给。更何况现在的倭国内部,自己也是内乱不止,很多士兵是不打到自己的城池面前,绝不会帮助另一个领主。
冬素操心了几年的灭倭大战,比她想象的更容易完成。
现在只需要等,灭倭只是时间问题。
冬素很认真地对凌墨萧道:“倭国跟高丽不同,灭了倭国王室后,一定要将反夏的好战分子全部杀尽,绝不给他们死灰复燃的可能!”
“我们要全力将倭这片土地,彻底汉化,习汉文,从汉俗,执汉礼,就让倭这个民族,跟北疆各族一样,化为历史吧!”
凌墨萧早就发现,冬素对倭人跟对别的外敌不同,她好像格外地恨倭人,打别的地方,她愿意招降纳俘,甚至尽量不动用火药这种大杀伤性武器。
唯有对倭,那是恨不得将武器库搬空,杀倭人也毫不留情。
凌墨萧好像是怕举头三尺的神明听到一般,附耳低声问:“冬素,你悄悄跟我说,是不是倭族犯了天罚?”
冬素忍笑道:“差不多吧!我只能说,若放任不理,未来的某一年,他们会犯下连上天都不能容忍的残忍之事。”
思及后世这个民族对汉人做出罄竹难书的罪恶,冬素的声音不免染上恨意:“他们会给我们汉人,带来永世难忘的伤疤。”
她想了想用另一种方式回答凌墨萧:“陛下,我现在说的话,可能有点像难以理解。”
“请您不要多想,只是当咱们夫妻闲聊,若有一天,神明临临,将您送到五胡乱华的前几年。”
“您深知过了几年,五胡会涌进汉家天地,将汉人视为两脚羊,女人是‘不羡羊’,老人是‘饶把火’,小儿是‘和骨烂’。”
“我们汉人子民成了胡人口中的食物,这时,你会怎么做?”
凌墨萧已经双目血红,目眦尽裂,那是汉人最屈辱的一段历史,每一个文人读及那段历史,都会恨意滔天。
“朕会杀光胡人,一个不留!”
冬素声音同样饱念恨意:“我也一样!于我而言,此时的倭人,便是陛下眼中五胡乱华的胡人先祖。”
“若我不能灭倭,活着的时候我会夜夜恶梦,百年后到了九泉,灵魂也得不到安息!”
凌墨萧隐隐明白冬素非凡的来历,可他不敢深究,甚至不敢追问,生怕惹怒神明,将冬素带走。
他握住冬素的手,郑重地道:“娘子放心,朕一定会灭了倭国!让你的噩梦从此消失!”
然后朝堂上百官就发现,哪怕灭倭之战极为顺利,皇上还是不满意。再次派出兵力,派送武器和战船,连下数道旨意给征倭大将。
不议和,不招俘,不纳绛,不放走一个倭王室成员,一定灭了倭国!
倭战冬素帮不了任何忙,她只能尽可能地将海航线画全,让海军不偏航。
同时指点墨门做航海的工具,像六分仪、望远镜、指南针这些,早已经成了海船上必备物品。
随着琉璃越做越通透,望远镜自然能大规模做出来,除了用于航海,还是边疆斥候营人手必备之物,也安装于瞭望塔上面。
上次莫修谨去凉州,就送了谢大将军一批望远镜,简直是让凉州军中大开眼界,谢大将军才下定决心,派遣谢家子弟进幽州学习。
再说小盼哥和阿沅姐这趟‘出长差’,回来两人整理了几百页的资料,凌墨萧非常满意,同时觉得这样各州巡查很有必要。
本来他担心小盼哥的身份,准备另外派巡查官员的,但小盼哥说自己没事,可以担当此任。
并且派一般的巡查官,他们对农耕不了解,还是派他这个大司农去各地走访巡查,再因地制宜制定耕养计划比较妥当。
阿沅姐当然一起去,她会带一支女官,各州考察当地百姓身体情况、人口结构、瘟疫病情等等。
冬素私下请夫妻俩进宫一叙,真诚地问他们是怎么打算的?
真接了这个长期任务,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会在全国各地巡查,像岭南、滇州这些偏远之地也会走。
小盼哥的身体真的受得了吗?司农部不缺官员,不如派心腹前往,两人留在京城多好。
莫修谨先是感谢皇后为他考虑,然后让冬素给他把脉,又将最近喝的药方给她看。
轻笑道:“说起来我已经好久没犯病了,之前总想着死前多做点什么,越是这么急,越容易犯病。”
“现在我只想多活一天,多陪阿沅姐一天,没想到病情到稳定了。”
“我知道娘娘担忧我们夫妻俩,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