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医妃旺夫命,王爷越宠江山越稳

第373章 将倭岛彻底汉化(2/4)


  自迁都之后,大夏的发展太快了,快的不光让没跟随迁都,留在长安的权贵被远远抛在后面。

  也让那些跟着迁都的权贵发现,他们现在只能跟着朝廷的步调走,一步没跟上,立即就会被甩掉。

  要知道士族在最鼎盛之时,可是连拒绝跟皇家联姻这样的事都有。

  他们高高在上,大有一种,不管皇帝怎么换,我们这些士族门阀一样能鼎立千年的姿态。

  而现在,这种姿态被凌墨萧用极霸道之势,给打折了腰。

  陛下重用寒门子弟,提高工匠和商人的地位,对农民更是友善宽容至极。

  去年发生过天灾的州城,陛下直接免税三年,还免费分发给百姓种子和农具。

  原先身在云端的权贵和士族,一步步走下云端,眼睁睁看着他们看不起的阶级,跟他们平起平坐。

  这一切的改变,如何让权贵不惊?

  他们一惊慌,能做的事便是,尽可能地让朝政保持不变。

  这一点跟百官不谋而和,所以对倭郡的安置上面,他们才有这样的态度。

  也就是说迁都幽州的权贵和士族,并非没有暗中搞小动作,而是用另一种法子来给皇上添堵。

  莫修谨见冬素面色凝重,忙又安慰道,还是有一些官员跟陛下同心的,支持陛下的决策。

  冬素冷笑道:

  “他们怎么想不明白?只要他们愿意学习和改变,便能站在时代潮头,引领发展。而不是想着怎么保持原样。”

  “陛下说,要多给基础官员成长的机会,等官员们成长起来,朝堂上那些迂腐的老官员,便该乞骸骨了。”

  至于权贵和士族的反应,冬素不屑去议论,谁管他们呢!

  朝堂上的重臣还在相互推脱,谁为钦差去倭郡之时。皇上已经安排了几百名公职官员,分别去高丽和倭郡。

  对此百官完全没意见,一幅那些底层官吏去再多,也难成大事的态度。

  同时冬素也安排一批商人、墨门、医护人员蹭船同去,这次没安排女官去。

  第一批去的官员将基地建好了,她再安排女官过去考察。

  接着是征倭的海军回朝,已经定好驻军将领,正是甲四,另外月见也留在了倭郡。

  小虎回高丽,接下来他和陈黎的任务是,拿下新罗。

  不是打下新罗,因为新罗国君在倭国灭的时候,就上了求和书。

  求和书写的极为卑微,甚至不要求保留王室头衔,能做大夏的臣子就好,新罗王室原为大夏皇帝驻守边关,世代效忠夏皇。

  一句话总结,只要别要我们的命,我们愿意俯低做小。

  凌墨萧悄悄问冬素,新罗王室灭不灭?

  冬素轻笑道,人家的求和书写的这般卑微,再派兵灭了王室,岂不显得我们大夏很没气度?

  留着当个吉祥物吧!也让四方小国看看,只要主动求和,大夏是不会杀他们的。

  凌墨萧心中明白,冬素恨的只想灭其全族的,只有倭国王室,对于新罗和高丽王室,还是能宽恕的。

  可惜高丽王室自己不长眼,再三作死,还跟倭勾结,落得全族被灭的下场。

  虽说留着新罗王室,可这新罗归入大夏版图,郡州怎么划?国都改为州城,国王变成臣子,对大夏的上贡纳税等等事宜。

  还需要陈黎去处理,冬素只提出核心要求,就是一定要将新罗和高丽彻底汉化。

  听话的百姓留着,不听话反骨强的百姓,也不用杀,全部转移到南洋群岛挖矿,或是北疆放牧去。

  对倭也一样,当然,那些拿命效忠他们的天皇,一心想杀大夏海军的,自不用说,全部诛杀,还是用大夏已经不用的连座制来诛杀。

  幸好百官不知道,对付倭的那些计划都是皇后提出的。

  否则一定会非常惊讶,对百姓那般宽容博爱的皇后娘娘,对倭人竟然那么残酷。

  当然,如果他们知道了,冬素也会用那句明言来回答。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因为陈黎要去新罗,所以小虎要留守高丽。最后只有甲十八带大军回幽州,接受褒奖。

  冬素忙安排人去光州接大麦姐一家,甲十八这次回朝肯定要任迁,在海军中任要职,不可能再回光州的。

  守着战舰的大哥和李念鱼自然也要回来,留了两艘战舰给甲四,其它的战舰都回幽州港。

  冬素忙让工部去给沈府重新修缮,这次是按婚房来修的。

  她也没跟陈落雪委婉,直接笑说,她这个妹妹替大哥问一句,是否愿意嫁给大哥?

  若愿意,大哥一回朝,陛下就赐婚。

  陈落雪脸一红,同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