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当天,公主搬空全京城

第234章 是他?(1/2)

  黑龙寨,后山,半山坡。

  黄家旺到底做过一寨之主,有能力,效率也高。

  再加上被沈婳重用,他的干劲儿十足。

  亲自点了二十人,带着工具,来到了盐矿所在的地方。

  黄家旺没有急着动工,而是在附近搭了几个竹屋。

  打井,以及后续的取盐卤、制盐等,都要就近进行。

  需要他们这些人住在这里。

  有了住的地方,才能更好地工作。

  搭建好竹屋,黄家旺这才取来老爹留下来的图纸,带领属下们开始按照图纸施工。

  从山里砍来竹子,掏空,然后组装成长长的管道,一点一点地挖掘。

  井口并不大,只有盆口大小。

  二十人,分作五组,轮流地挖掘、取土,日夜不停。

  七八日的功夫,就挖了十余米。

  然后,就开始有盐卤渗出。

  挖井工作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取盐卤,熬煮,过滤等工序。

  不到半个月的功夫,半山坡支起来的好几口大铁锅里,就开始冒出了滚滚的白烟。

  成品的井盐,也在一次次的实验中,最终获得了成功。

  “……还不错!”

  沈婳接到通知,便和姜砚池赶了来。

  半山坡这一片区域,已经被围了起来,成了山寨的制盐工坊。

  不但有制盐的工人,还有负责防卫的兵卒。

  虽然整个黑龙寨,乃至周遭区域都成了沈婳的地盘。

  但,谨慎些,总不会有错。

  尤其是制盐工坊这种摇钱树一般的存在,更不能有任何闪失。

  沈婳一间竹屋里,竹编的笸箩上堆放着刚刚制好的盐。

  沈婳用指尖沾了些许,放在嘴里,轻轻地尝了尝,没有杂质,没有怪味儿,只有盐的咸味儿。

  跟市面上的官盐,并不差什么。

  “产量多少?都能保持这样的品质吗?”

  沈婳站在竹屋里,通过窗户,看到外面的大锅还在咕嘟咕嘟的熬着盐卤,便问着身边的黄家旺。

  黄家旺眼底带着成功的兴奋,说话的时候,都禁不住抬起了胸脯。

  他只是从老爹手里拿到了图纸和制盐的工序,却从未尝试过。

  令人惊喜的是,不管是卓筒井,还是制盐,他都鼓捣成功了。

  哎呀,他黄家旺果然是个能干的。

  没有辜负了寨主的信任呢。

  这会儿听到沈婳问他,赶忙收敛心神,躬身回答:“寨主,现在刚开始,产量还不算太高,每日也就三十斤。”

  说到“三十斤”的时候,黄家旺脸上写满得意。

  看来,他所说的“不算太高”,只是凡尔赛的谦辞。

  就这么一口盐井,在技术、人员等还不够成熟的最初期,能够达到日产三十斤,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沈婳也不是不知道其中艰难的人,点点头:“产量不算低。”

  得到了沈婳的夸奖,黄家旺愈发得意,他继续回答沈婳的问题,“品质都如寨主今日看到的这般!”

  黄家旺确实有资格得意,他监管的制盐工坊,不但产量不算低,还能保证品质。

  “好!极好!黄家旺,你和兄弟们都辛苦了!”

  “今天中午,就让朱大厨来单独给你们做饭,你们想吃什么?”

  下属工作努力,那就要给予奖励。

  除了口头表扬,物质奖励也不能落下。

  “红烧肉!”

  黄家旺是毫不犹豫,直接点菜。

  话说,这红烧肉真是娘子兵的招牌名菜啊。

  但凡吃过的人,就没有不喜欢的。

  黄家旺投入沈婳麾下后,就曾经吃过。

  那真是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有时候睡觉做梦了,都会梦到大口吃着软烂香糯的红烧肉,大口地喝酒!

  醒来后,枕头上都是一片口水水渍!

  “好!那就红烧肉!就用你们熬制的盐!”

  沈婳笑着答应,然后就开始统计工坊里盐的总量。

  “……一共一百斤!”

  姜砚池已经清点完毕,回来后,淡淡的说了句,“按照黄家旺所说的日产三十斤,再有三日,就能凑够二百斤!”

  二百斤盐,已经可以送到县里去售卖了!

  这年头,盐铁都是朝廷管制的重要物资。

  寻常百姓,不得贩卖私盐。

  不过,天下动乱,皇帝都有了两个,朝廷的威信力已经没有那么的高了。

  官盐和私盐的界限也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