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惬意人生

第334章 去不去上学(1/2)



工农兵大学的前身,是68年那会儿,上海机床厂创办的七二一工人大学。

    规定学制为两年制。

    学生毕业后,仍旧回厂继续工作。

    时至今日,这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到了上面的注意。

    有关领导已经向上打了报告,希望在各大高校试点。

    毕竟各所高等学校,从67年开始,已经没有新生源进驻了。

    也就是说,如果再不引起重视,全国各大单位的高知力量补充,再过一年,将陷入断代。

    经过层层批示,BJ大学和QH大学将成为首批试点对象。

    有关工农兵入学的条件,相关人员也在加班加班点的编制。

    李想作为母校的直系弟子,是最早一批知道此消息的人员之一。

    这几天他就一直在考虑,是不是想办法让李小弟进去读书。

    根据现有已知的条件,普通学生是不满足入学条件的。

    工、农、兵,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已经定好了入学的三个人群条件。

    要么是工人群体,要么是农民群体,再来是军人群体。

    李小弟目前的身份等于三不沾。

    他要是想进去,起码硬性条件,得满足其中一个身份才行。

    至于其他的那些需要初中文化程度,表现突出这些,都不算是什么大问题。

    家里,李想问了李小弟的意见,问他是怎么个想法。

    李小弟认真的想了半天,最后给出的答案,竟然是不知道。

    李小弟想的很简单,他也没工作过,一直以来,家里和学校给他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可他也说不上来,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上学。

    如果工作后,他发现两相对比之下,自己更喜欢工作呢。

    到时岂不是浪费了大哥这一番提前布置。

    李小弟渐大,性格跟小时候爱咋咋呼呼的性子比起来,不说是天翻地覆的改变。

    但确实有了很大不同,现在的他性格谨慎,不能保证做到的事,是不愿意打包票承诺的。

    他把自己想法明明白白的告知了给了大哥,李想听后也能理解。

    遂决定暂时先搁置。

    好在离小弟毕业再参加工作,还有几年。

    等他参加工作后,还有上进的想法,到时李想这里还是能帮上忙的。

    麻烦是麻烦了点儿,但总归有路可走。

    一旁的李母全程听完兄弟俩的谈话,心中升腾起另外一个想法。

    大妹只上了中专,一直是她心中一个隐形过不去槛儿。

    工农兵大学,虽然不知道跟以往的高校比起来,是好还是差,但好歹缀了大学的名儿,

    要是大妹能进去学的话,是不是对她以后的发展会更好些。

    李母把这个想法,跟李想说了。

    没想到李想刚一听完就赶紧摇头。

    大妹的事,他比要李小弟更早考虑。

    可一想到,离正式招生还有两三年,入学条件之一又是未婚青年,再学个三年多。

    顺利的话,毕业二十七八,不顺利的话,冒三十也有可能。

    他就是再讨厌高伟诚,也不能耽误大妹的终身呀。

    这个岁数的姑娘,就是条件再优秀,能符合结婚条件的男青年,不说没有,但绝对是凤毛麟角。

    到时,大妹有没有运气碰到凤毛麟角,都不好说。

    搞不好,都要往二婚头的去找。

    李想连家世优越的高伟诚都看不上,他又怎么会让大妹去找二婚头。

    李母一听要耽误到这个岁数,立马就打起了退堂鼓。

    再不跟李想提让大妹进步的事儿了。

    不仅不提,她还不让李想把这个消息透露给大妹。

    生怕家里这个犟丫头,钻了牛角尖后,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不过李母千防万防,没想到,过没多久,大妹还是知道了此事。

    如果说李想拿到的是第一手消息,那家里在教育系统有人的高伟诚,就是第二手消息。

    他在跟大妹约会的时候,把这则消息毫无保留的分享给了大妹。

    大妹有多想护转医,他在每次和大妹的聊天提及当中,都能感受的到。

    高伟诚不是没想过,如果大妹真的选择了继续上学的这一条路,两人也许就没有了未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