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元胜方柔古代我和赘婿兄长互换身份免费阅读全文

第218章 乱世之下,我能保护的人不多(2/3)

这些银子,和他们在仕途上捞的好处比起来,只是九牛一毛罢了。”

 “为官一任,哪个年年进账没有上万两。”

 “说起抄家,徐朗和王虎之流,和青山县居于庙堂之高的那几位,差的是云泥之别。”

 许元胜只是一笑,并不担心从三洞口老巢抄没的银子,烧手。

 “是!”谭磊沉吟,最后拱了拱手没再矫情。

 大牛和二牛等青山村之人,也沉声应下。

 这次之行,去掉刚刚奖励的二千多两之外,还有近一万八千两的各类财物,足够让天河县那五千人好吃好喝的,好好干活了。

 “不谈青山县的伤亡。”

 “这三洞口王大冲,算是出钱出人,做了一件善事。”

 许元胜呵呵一笑。

 等银子分完,余下财物一并和军械一并放在了土窑处。

 稍后,许元胜就先回家了。

 等到了家,天已经完全亮了。

 “你一夜没有睡?”方柔诧异的看了一眼许元胜。

 “嗯,去办了一些事。”许元胜点了点头,示意她去忙吧,简单的冲洗了一下身子,转身就进了屋。

 一觉睡到了晌午。

 许元胜收拾一下就去了土窑处。

 接下来的几日,青山县算得上太平。

 许元胜要做的事并不多,只需要晚上照常去交易红糖,顺便送过去大批吃食,维持城内的供应稳定。

 青山县太平,粮价稳定,熊掌柜那边才能不断驱使在城内已经捞不到好处的各大商户,去周边县城联络商户来采购吃食。

 许元胜和熊掌柜,都算是找了一群得力助手。

 许元胜的助手,就是那天河县的五千多人。

 吃饭管够,更承诺他们只要好好干活,到时候会发放一些吃食,送他们回天河县,当然仅限于乱民,而非山匪。

 这些乱民们看到了希望,有的吃,又被青山县杀破了胆子。

 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的好好干活。

 先是把青山县外,成熟的庄稼全部收割完毕,又是开垦新土地,以及开挖或是疏通河道。

 一时间青山县外,热火朝天的大劳作。

 若非乱世,还以为回到了某个历史时期下,正在进行的大开发,大建设时期。

 值得一说的是,随着新土地的开垦和河道的开挖,产生了大量品质不错的黏土。

 在许元胜的默许下,一时间累积超过三十多个村子建起了烧制砖瓦的土窑。

 开垦新土地,开挖和疏通河道,使得未来的粮食产量有了大的提升。

 烧制砖瓦的土窑接二连三的建起,让不少村民每日都可以得到现银。

 这一切无疑让村长,里长和甲首三方相互助力协作下,更是干劲十足。

 也使得户贴制和里甲制,推进的更快,更为彻底。

 “远胜,你这户贴制和里甲制,就是好啊。”

 “我明显感觉,我需要亲自做的事少了,但村子里的变化却一天一个样,每个人都精神抖擞,干劲十足。”

 许老三满脸笑意。

 “是这个道理。”

 “只要让村民自身感觉到,努力就能过上好日子。”

 “让一部分人有机会,看得见先富的机会。”

 “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

 “大家在村长,里长和甲首的带领下知道了,该怎么做,如何做,才能过上好日子。”

 “自然个个精神抖擞,干劲十足。”

 许元胜呵呵一笑。

 “若是这天下,能把远胜你这个制度普及到所有村子。”

 “村子们都富足了,也不再需要被年年的夏税秋粮,给逼反了。”

 许老三轻叹道。

 “三爷,户贴制和里甲制对我们是好事。”

 “但对其他人不见得是好事。”

 “最下层的人数都摸清楚了,里甲制又让每个村子都凝聚到了一起。”

 “再想明目张胆的从村民身上,轻易谋取到好处,就难了。”

 “另外夏税秋粮的财富,雁过拔毛,真正落到朝廷中枢手里的,怕是不如收上来的十之二三。”

 “而朝廷中枢无法追究,也有心无力,正是因为最广泛,创造最多粮食和财富的最底层的村民们,人口不详,无法精确统计税收份额。”

 “究其根本,是朝廷中枢被掣肘的太多了,又是前线大战,又是各地暴乱,还有各级官员的层层盘剥和阳奉阴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