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元胜方柔古代我和赘婿兄长互换身份免费阅读全文

第455章 掌全府经济命脉,助力发展(2/3)

> 稍后王五接过手令,就直接离开了。

 许元胜处理了一番公务之后,稍后招来了大牛和二牛。

 “二牛你回青山村一趟,报个平安。”

 “大牛接下来城外村子,你来负责,府城外面的村子人口数量众多,待钱江县那边完成了军屯制,接下来就是府城。”

 “所以你先深入城外村子,为军屯制打好根基。”

 许元胜直言道。

 “是!”大牛和二牛纷纷领命。

 稍后许元胜前往另外一个院落,找到了张方平。

 “吾弟想取缔府城内一切钱庄。”

 “改有府衙掌控。”

 ……

 “我知晓你在淮阳府城,取缔了私人钱庄。”

 “没有想到你意取缔整个青州府的钱庄。”

 张方平微微一愣,钱庄所代表的都是各县大户以及各县衙门,关系错综错杂,牵一发动全身。

 “钱庄对于商户和民众,有着潜在的影响力。”

 “做得好可促进商路发展。”

 “反之迟滞商路发展。”

 “在淮阳府只是取缔府城的私人钱庄,但青州府不一样。”

 “青州府一旦全面铺开军屯制,肯定要借用大批的银两和物资,除了衙门应有的拨款之外,可有钱庄承担余下的不足。”

 “即给了借银之人更多的自由,也给予了压力。”

 “一举两得。”

 “若假手于人,就会受制于人,特别牵涉军屯制诞生的军权。”

 ……

 “另外府衙掌控,也能大大取信于民众,方便大笔银两通过钱庄流通,在关键时候,或为我等所用。”

 许元胜看的长远,加上手里银两富足,自然不愿把一府之金银命脉,假手于人,主要是青州府具备了这个条件,而没有动淮阳府全府钱庄,主要是时机不对,一旦动静太大不利于青州府低调积蓄力量。

 “军屯制掌控城外兵马。”

 “钱庄掌控一府之金银流通命脉。”

 “兵马和银两,都握在我们手里。”

 “外加上十路官商要大力发展的资源,皆为民众和军备之关键。”

 “如此以来,府城所有之一切,皆为府衙操纵。”

 “倒是能够集中力量,做大事。”

 张方平很快理解了许元胜所想,最终点了点头。

 “没办法。”

 “掌控的地盘少,唯有府衙接管大部分权利,才能让其发挥最大的战力。”

 许元胜无奈一笑。

 “是啊!”

 “九边重镇依大胜全境募兵,依大胜所有国力来支持。”

 “我等只是两府之地。”

 “若要募集等同于一座边军重镇的兵力,是要付出更多。”

 张方平深以为然。

 “府衙掌控钱庄,就能更便利的借官商之力,使各类物资爆发式发展,极大调动民众的潜力。”

 “依青州府和淮阳府为根基,其物资储备能够辐射其它诸府乃至是外省,其实我们拥有的财富,就并非两府而是数府乃至媲美一座行省之财富。”

 许元胜想了想道。

 “真能到那一日?”张方平深吸一口气。

 “黑石府宋阔等人牧养的牲畜,若证明可以,可在青州府和淮阳府再建四到六个大的蓄养基地。”

 “军屯制落实之后。”

 “大批老弱妇孺是往城内去。”

 “城外归军屯掌控,会闲置大批的土地用于物资生产,畜牧发展。”

 “其产量以及产出,绝对能达三四个府的体量。”

 “明年。”

 “只要明年天下未大乱,未发生天灾。”

 “青州府和淮阳府所掌控的粮食,肉食以及布料和铁器等,会不亚于整个西川行省之前的体量。”

 “供养三五十万兵马,也绰绰有余。”

 “如此之庞大的财富。”

 “府衙若不掌控钱庄,那就太浪费了。”

 许元胜沉声道。

 能做到这一切,原因显而易见。

 摈弃资源浪费,改做大农场,采用大集体的劳作方法,说白了,有一种军管的味道。

 放到后世,肯定不好。

 大大的损害了自主性和多样性。

 但在生产力低下的大胜。

 民众最大的需求是吃饱饭,有奔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